隻因為想到要麵對的問題,確實沒有解決的辦法。從伍洲行的語氣裏,給江華軍的判斷是真沒有可能引進台洋金屬了,因為即使強行推進這個項目,最後會有更大的損失。
如果說,目前引進台洋金屬項目工作失利,對市裏的損失還局限在那塊土地的投入,以及小組六人多次往返窄台省的開銷。這些損失,很可能在市裏會有人質疑,會有人在背後議論,會有人說自己的工作能力等等。
但如果將台洋金屬引進之後,花了一個億,結果毫無建樹。明顯會對自己的損害更強,人們會以為自己在這個引進工作的進程中,拿到多少好處。特別是那一個億,是從原五千萬的基礎上增資的,人們懷疑自己,沒道理嗎?
想得透,讓江華軍更加無力。回到酒店,蔡東才問了什麼時候中餐,怎麼安排。江華軍隻說一句,你們吃,我不餓。就關了房間門。
蔡東才等人在這個引進項目工作上,已經開展了幾個月的工作,與台洋金屬的接觸和對台洋金屬的了解也是比較全麵的。
對領導這時候的心境也是理解,可要說勸說江華軍,卻找不到什麼詞語和途徑。
大家都明白麵臨的困境,蔡東才見江華軍這樣的情緒,也是沒有吃飯的心情。回房間,關了門,不知要怎麼處理麵對的問題。
遇上這樣的情況,最終是市長做決策,但市長也情緒低落,又該如何勸導?進引進項目工作小組這幾個月,同市長在一起工作的機會不少,自然觀察過領導,也分析過市長的性格。
可要說對領導就真的很了解,蔡東才還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緊張,麵對目前的情況,真不知該如何對領導開口。
煙和茶都放在茶幾上,蔡東才想來十幾分鍾,覺得還是要同領導說說。站起來,再次給自己鼓勁,才開門去敲江華軍房間門。
敲幾次,沒見江華軍開門。蔡東才多少有些心急,不知江華軍會不會有什麼想不開,這次遇上的難題,柳河市這邊真的沒有解決的可能性。如此,市長會有什麼選擇?
唯有可走的路,就是市裏出資一個億給台洋金屬作為搬遷分廠的資金。這個決策雖然難以爭取到,但還是可做一做工作的,市長的魄力也足夠,在蔡東才看來,這也是目前解決問題,衝過關口的辦法。
蔡東才和江華軍所站點高度不同,對於做工業經濟的理解也不同,在選擇解決問題的途徑上,自然也不一致。
再一次敲門,總算門開了。見市長這時候的精神氣和剛才有所好轉,變得自信和沉穩起來,也讓蔡東才放心不少。
“市長……”原本準備好的勸說言辭,這時候用不上,蔡東才一時間反而沒有話說,不知說什麼更適合。
“進來吧。”江華軍說,將蔡東才讓進房間。
蔡東才坐下,江華軍說,“要茶自己弄。”隨後,他便沉思起來。蔡東才見了,不敢弄出聲音,打攪領導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