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錢去哪了(1 / 2)

“楊處,根據我們所了解到情況來看,鑫農山泉債台高築,這種情況如何翻身?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反轉?”何彤彤虛心地問楊再新。

“省裏和東平市怎麼處置鑫農山泉和他們的債務,這些工作我們不參與,也參與不了。”楊再新神態平和地說,有些話,自然不能說出來的。“這個事到底牽涉到多少人,省裏如果要追查,追查到什麼程度,該我們知道的信息,省裏肯定會同我們溝通。

當然,到東平市後,關於鑫農山泉的關聯事情,我們也可了解,搜集必要的信息整理成檔。這樣對我們的工作,也是有利的。”

“楊處,你對經濟方麵的工作最熟悉,能不能給我們講講,鑫農山泉的失敗,根源在哪裏?”錢恒知說,這也是給領導提供發揮的機會。

“我對鑫農山泉的情況所致不多,還真無法評論。”楊再新不想在這個話題多說,對於鑫農山泉的失敗,肯定是一百個人看來,有一百個不同的原因。這些站在岸上說遊水,誰不能說幾句?其實,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

“一家企業失敗了,想來就幾個方麵的工作沒做好。”楊再新說,“一是對於企業立項之前,沒有充分預判到,運作之後麵臨的各種因素,單方麵決定是必勝的項目,匆忙上馬;

二是自身實力不夠,資源本身不足,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和抗壓力。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一擊而潰;

三是企業內部管理差,缺少一個有實力的團隊。這樣的企業順風時還可,遇上阻力、壓力,顧此失彼、把握不準重心,應對失措,崩塌起來也是快捷。

四是企業自身的產品要過硬,要有硬核。產品不好,虛假營銷,必然會受到反噬,垮掉虧損是必然的結果。”

“楊處,等回到省城,是不是該給我們做幾期講座啊。讓我們對經濟方麵也有一些了解……”何彤彤轉身看著楊再新,眼帶光彩,聲音柔媚。

“講座不錯,要不在二處內部會議上,多說說經濟方麵的內容,也能夠讓我們有所提高。”錢恒知說。

楊再新自然不會當真,說,“你們就別拿我開涮了,省城不少大學,都有關於經濟工作方麵的學科和授課,找時間去聽聽課,還是有必要的。那些教授、專家,如今有不少真不靠譜,信口開河,為吸引人關注,增加粉絲,罔顧實情;但真正有學識的教授、專家,我們要虛心求教。”

“楊處,你可足可比專家水準,我們何必舍近求遠。”何彤彤說。

“我說到大學裏聽課,這個可作為我們二處年輕幹部工作考核的一項指標,回去後,我準備向處長建議。”楊再新笑嗬嗬地說。

“回單位後,我首先報名。”何彤彤說,“楊處,鑫農山泉原本訂單可不少,應該是賺錢的吧。為什麼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就玩完了。那些錢到哪裏去了?”

“彤彤,你是想說,虧損的錢是不是被東平市的那些人卷走了吧。”錢恒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