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事情或許不是那樣的。對於國內的一些情況,我估計也不是內陸才有。我想,既然自己做事了,那就用心一點。其實,隻要你真用心,種植戶是能夠感受得到的。”
“是啊,人心換人心。”李新華說,“這是古話,也會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箴言,這是人之間的終極關係。這兩年,我對這也是深有體會。我做的公號,其實就是記錄自己遊覽的風景,一些感想。如果從文字這方麵看,我的功底是很差的,行文上最多是能夠表達出來,但不能很好傳達情感。
可這兩年來,還是得到幾十萬人的認可,認為我的公號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說真話,不會為了流量而順從於讀者的意思去寫東西,有自己的風格與堅持。他們也就堅持地從我的描述中,了解這個世界,他們就相信了。”
“李先生的影響力主要在於您的個人魅力,人格魅力才是最打動人心的。我反複看過您的懷仁鎮三篇,李先生雖然到懷仁鎮僅僅是遊覽,卻將懷仁鎮最核心的一麵完全展示出來,讓外麵的人因為對懷仁鎮人的好印象,繼而深信刺梨果產品不會讓消費者受騙。
有李先生您三篇文稿,對懷仁鎮、對整個柳河市的產業發展,直接的推動力量是巨大的。我要感謝李先生您的善意,謝謝,非常感謝。”
楊再新說著,站起來,對李新華鞠一躬。李新華也站起來,說,“楊先生過於客氣,我可不敢當。
楊先生,懷仁鎮三篇文稿對那裏的產業發展,對刺梨果產品的銷售推動力,客觀上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一點,段總早跟我交談過。可我最初寫懷仁鎮的人和事,還是因為我在懷仁鎮遇到了,讓我感觸比較深的人和事。從這個角度說,我得感謝楊先生您。因為您在懷仁鎮所作的一切,才使得我在懷仁鎮有那麼好的體驗,完全解決我遇到的困難。是不是?”
“李先生您這是客氣,懷仁鎮的人本身品質就好,與我的工作不是直接的邏輯關係。懷仁鎮人有古風,有俠氣,有勇氣,有擔當,這是他們的先輩傳下來的,我可不敢奪這功。”
“楊先生不要客套,我們就不談這些。”李新華笑嗬嗬地說,對與楊再新見麵交談,是比較順利的,對於這些都印象也非常好,“長善完全中學那裏,您是校長。我之前曾到過長善完全中學,對學校管理層談到捐贈的事情,他們表示要您這位校長來決策。學校那邊,不會接受外來的捐贈。
楊先生,你知道我當初寫懷仁鎮三篇的時候,在公號上就說了,這三篇的收益,全部會捐贈到學校去。也因為我這樣申明了,這三篇文稿的收益,比預計的收入至少多一倍。說明這些網友,是想通過我來對學校有所表示,傳遞他們的善意。
楊先生,一開始我找不到您的聯係方式,要不然,在返回台島之前,就找您溝通這個事情的。現在事實已成,再來找您,確實不對,還望楊先生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