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地了解一些高台省的情況,讓楊再新對接下來的行程,有更多的期待。高台省是西部地區,國家在政策上是有傾斜的,開發項目也會有資金扶持。
如果說自己設想的方案能夠落地,首先,在推進項目的問題上,地方、政策都不會抵觸,減少很多根本性的阻力。再有資金扶持,這樣的情況下,也會減輕凡海集團的壓力。
而往後的發展上,因為政策的因素,即便有人眼紅這一項目的果實,想來,真有人要搶奪、摘果子,也會讓對方有更多壓力。
外部環境不錯,非常有利,那麼,要查明白的,就是高台省那被的台地是不是真適合做種植業的開發。
這些信息,對楊再新而言,是令人振奮的。不過,楊再新不動聲色,說,“何縣,我也想過,這次到嶺上縣來,另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想看一看高台省在做經濟、做項目等方麵,與江上省有哪些不一樣。可以吧。”
“肯定沒問題。”何治自然希望有更多機會,與楊再新多深入接觸,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地打下情感基石,以後,有什麼事情找到楊再新那被,才不至於為難。
“出發吧,具體往哪裏走,都聽何縣安排。”楊再新說。
老劉的車在外麵停著,何治原本想帶自己的司機,可能更好使喚,也熟悉路況。但見老劉的車,也不好再說什麼。上車,何治讓自己的車和秘書、正府辦副主任等,在另一台車上,跟著他們走。
雖說這次去高台省是楊再新比較私密的事情,何治自然不會這樣看。他覺得,楊再新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江上省的產業發展工作進行的謀劃。再說,自己帶來的人,也不會多嘴多舌,而有兩個人在身邊,遇上什麼事情也好處理。
生活的安排上,也要人來做。
兩車往高台省走,因為都處在台地之上,海拔不變,道路平緩且筆直。往前走,何治說,“楊處,我們直接去草海?還是邊走邊看?”
“這樣吧,先往前跑,一直走到台地的另一端。有多遠?半天能夠跑到嗎?”
何治也是一愣,沒想到楊再新會提出這個。與嶺上縣相接,同處在台地上的一共有兩個市:銅豐市和鬆栗市。銅豐市與嶺上縣接壤,跨過銅豐市後,才是鬆栗市。
這兩個市占地麵積、人口數量都差不多,這一片其實是幾省交界之地,建國前,這裏的人生活清苦,民風彪悍,匪患嚴重。生活在這裏的底層人,確實是水深火熱之中,也使得這些村落抱團抗匪,就有不少村子修建成為堡壘。
如今,旅遊的發展,很多村寨修複當初破壞力的堡壘,重新修建作為旅遊的景點。何治雖說到過這邊多次,出來到銅豐市的時間多,鬆栗市那被就比較少了。
也因此,對鬆栗市沒多少了解,好在帶來的司機和副主任對這邊的情況比他熟悉,心裏不擔心。說,“楊處,我也沒直接跑到台地的另一端,據說,直接跑去那一邊,有一道比較著名的關卡,時間至少要五六個小時。如果走高速的話,兩三個小時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