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齊聚別墅(1 / 2)

確知第二天不要去上班,楊再新還是跑到機關,吃過早餐,見了嚴複森處長和劉誠宇部長。簡略地彙報了自己上江市之行的情況,對上江市地處特殊小環境、幹部們卻踏踏實實旅行省裏的工作精神,積極求進的良好狀態,進行彙報。

領導對楊再新的工作,自然是看好的,也了解上江市那邊的情況。楊再新並沒有將自己在台地上的謀劃,說給劉誠宇得知。主要是因為,對台地上的客觀條件,是不是符合糧食種植的發展,土質、氣候,適宜種什麼等,都要先做科學的論證。

這一過程,楊再新不會參與具體工作,有新琪食品或凡海集團派人去做,論證結構若是可行,有成熟和適合的條件,至於開發項目這些事情,楊再新覺得還是很有把握的。

不管是江上省還是高台省,對於產業的推進,大家都態度都是一致的。誰不想在自己任職期間,做出引動來至上麵的關注?那妥妥的都是業績,是晉升的基石。

上午辦好這事情,楊再新開車回別墅。至少有三天時間,他們的工作都是在處理資料,而這一組的工作材料,錢恒知早就反複核對,檢查了,楊再新也是審定過了。那麼,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讓他們多休整幾天。

既然休整,楊再新也不好總是一個人到單位去,讓人看到了,以為他們組的人不積極上班,反而會連累其他人。這樣的事情,楊再新自然不會去做,單位有自身的規則,肆意地以自己的想法做事,未必就是好。

返回別墅,吳思靜先到這邊了,包括張繼光等,公司主要決策的人員,都聚集過來。楊再新從台地上帶回來的土壤樣本有幾十種,分屬在台地不同的區域。這樣本的化驗,需要時間來做,才會有初步的結果。

即使有了初步結果,也不可能就輕率地下結論、做決策。今天,公司的核心層集中過來,還是要議一議,對於選取台地作為凡海集團糧食生產基地的提議,到底可不可行。

吳思靜見楊再新返回,招呼,“楊處長,台地那邊還沒冰凍吧。”

“我離開嶺上縣時,才開始下細雨,冷風已經過來,至少要等明年的四月份,那邊的天氣才會好一些。”楊再新說,他所知的情況,也是聽何治等人轉述。

“這麼說,那裏的氣候與北方地區溫熱的時間要長一兩個月?”

“差不多。另外,台地上即使在大冬天的,氣溫也隻是零下十度以上,而平均溫度也在零度左右。單純從天冷看,這邊的溫度高出不少。主要是緯度的因素吧。台地之上的高原,氣溫就更冷一些。”

“如此看,種植小麥不一定適合,但另外的糧食應該沒問題吧。”吳思靜說,“生產那邊,大米和玉米、小麥等才是主要食材。產品的研發,也可以依據種植園的情況,我們帶動消費者來進行消費。這個問題不大,主要是台地的土質和氣候,到底適合不適合種植。產量如何,產出的糧食會不會達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