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一十章 市委書記(1 / 3)

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一十章 市委書記

都市重生卷 第二百一十章 市委書記

五月九號,新安市市委一號樓三樓會議室,橢圓會議桌旁坐著十一名常委,這是新安市委常委五月的例會。

政研室主任馬洪作工作報告,秘書長顧維逸主持會議,一個議題一個議題的過。

張軍奕默默喝著茶水,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他看著在場的常委,總覺得大家看他的目光跟以前不一樣,但哪裏不一樣,又說不上來。

喝著茶水,突然覺得有一道目光射過來,張軍奕不自覺瞟了過去,看他的是郭達開,目光裏有一絲憐憫,但正是這絲憐憫,將張軍奕刺得心劇烈一痛,憐憫,我什麼時候需要你的憐憫了?

腦子嗡嗡作響,張軍奕深呼吸一口,穩住,這時候一定要穩住。

但他隨即想起了幾天前和楊部長的談話,一絲悲哀湧上心頭,他知道,與賈銘世的碰撞,終於結束了。自己,是完完全全的敗家,敗得是那麼徹底。

回思一路曆程,一路搏殺,三十多歲的正廳級幹部,四十出頭作到手握一方權柄的諸侯,市委書記,自己是多麼躊躇滿誌,五十歲前進入省常委班子看來不再是夢想。

但這次碰撞的失利後,等待自己的又是什麼呢?

看了眼默不作聲喝茶水地賈銘世,張軍奕心裏歎口氣。既生瑜,何生亮?

張軍奕不由得又想起這幾天,來向自己彙報工作的幹部突然多了起來,尤其是那些比較靠攏賈銘世的幹部,平日是不大同自己親近的,現在卻是有事沒事都要來彙報兩句,包括喬賢平,昨天曾經向自己彙報了近兩個小時新的人事考察結果,擱以前,他最多也就是將文件按正常渠道送到自己案頭。

喬賢平知道這些幹部的意思,是不想冷落了他這個即將去任的市委書記,人都要走了,以前的是是非非大家都希望一筆勾銷,山水有相逢,誰知道以後再見麵又是什麼情形?

這更令張軍奕心生悲涼,官場就是這麼回事———一旦大權旁落,也就隻剩下讓人同情的份兒了。

當然表麵上看去,張軍奕跟以前沒什麼兩樣。聽彙報時,該擺地架子還得擺,該拿的腔調還得拿。隻是感覺有些不太對勁,說話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底氣。最要命的是老忍不住要在心裏感激這些幹部們,是他們給了自己擺架子拿腔調的機會。而過去張軍奕是不知何為感激的。過去他能坐下來聽幹部們的彙報,是看得起他們。他們自然會心存感激。現在已經倒了過來,是他們看得起你,才來向你彙報。

“張書記,張書記…”旁邊的秘書叫了張軍奕兩聲,張軍奕才猛地醒悟過來,秘書小聲道:“書記,議題都過了。”

張軍奕點點頭,宣布散會。

賈銘世默默走出會議室。並沒有什麼勝利地喜悅,這一個多月,實在有些心神俱疲。

※※※

五月底的新安市市委領導幹部大會上,省委組織部部長楊中平代表省委宣布了《關於賈銘世同誌任職地通知》:賈銘世同誌任新安市市委書記,同時提名為新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楊中平指出,這一決定,是省委全麵考慮新安市領導班子建設地需要,著眼於保持新安市工作的連續性,促進新安市又好又快展,在民主推薦和聽取群眾意見後作出的,是符合實際、富有遠見的。

楊中平說,賈銘世同誌是一位從基層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幹部,他政治立場堅定,經濟敏銳性和鑒別力強,大局觀念和組織協調能力強。在鎮、縣等多個領導崗位上工作過,有比較豐富的領導經驗。他較長時間在基層工作,對工業經濟有一定研究,他思路清晰,作風過硬,工作紮實,注重實效,擔任市長期間,在推進新安工業化。生態化,加快城市管理建設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成績比較突出。省委希望調整後的新安市委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奮力拚搏。勵精圖治。開拓創新,把新安市地經濟建設和社會展事業推向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