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睡覺,吃飯,科研實驗,科技製造基本上成了薛墨這兩天生活的全部,如果換作是一般人的話肯定會覺得這樣的日子非常的枯燥無趣,長此以往恐怕沒有幾個人會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不過薛墨不同,這樣循環往複式的生活對於薛墨來講並不是第一次。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時候,為了參加美國的一個科技比賽,薛墨獨自一人在實驗大樓裏待了十三天十三夜,吃飯都是讓好朋友每天給他送去。那時候為了獲得一等獎,薛墨連續過了十三天吃飯睡覺實驗的枯燥日子,這才一兩天,算不上什麼。
薛墨目前正在研究的是一項比第一代盤古更加智能的編程,他時時刻刻想著要給盤古進行升級。
盤古現在還隻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初級雛形,需要不斷的升級改造它才能實現真正的人工智能。
所以薛墨在不停的寫編程,隻要是和人類機體和思維有關的薛墨都要仔細的鑽研之後進行整理編寫。
人工智能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很多人覺得機器人會說話會交流會幹活兒就是人工智能了。
其實不然,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思維邏輯。
有了人類的思維邏輯,才能稱得上是人工智能。【文學樓】
通俗點說就是一個機器人會思考之後,它就是成功的人工智能產品了。
這樣的人工智能薛墨還不能實現,因為其中的科技太過於複雜,要做的太多太多,需要一步一步的來才行。
“語言交流可以通過公式轉換成命令代碼,那麼升級到智能形態要怎麼才能讓盤古知道我是它的主人,必須按照我的意願執行任務呢?”
當薛墨遇到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薛墨就會閉上眼睛,開始尋求“科技寶石”的幫助。
浩瀚的科技海洋裏,薛墨的意識猶如超光速一般的瀏覽著其中的科技知識,隻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時間,薛墨就找到了解決“人工智能盤古”擁有智能形態後如何才能聽命於自己的難題得答案。
人工智能一旦有了一定的思維邏輯和智能形態,它就會產生屬於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之後是會非常危險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需要服從主人的命令,也就是說在思維上增加一個枷鎖,這樣才能保證人工智能不會出現危害人類和威脅世界的事情。
要給人工智能上一個枷鎖,就必須要有一個方法讓讓人工智能聽命於薛墨。
這個方法,薛墨在“科技寶石”中找到了。【文學樓】
“腦電波意識控製。”
薛墨看到念出這七個字的時候,語氣裏都夾雜著不可思議。
如果腦電波意識控製能夠實現的話,這將又是一項超越人類的超級黑科技。
“不試試怎麼知道呢。”薛墨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繼續在“科技寶石”裏學習有關腦電波控製的科技知識。
然而在瀏覽學習“科技寶石”中的知識的時候,薛墨會感到腦袋漸漸開始膨脹疼痛,當這種疼痛達到了一定程度,薛墨無法承受的時候,薛墨就會及時的從“科技寶石”中抽出自己的意識。
可惜,這一次薛墨隻瀏覽學習到了一部分關於“腦電波意識控製”的科技資料,沒有全麵的資料,薛墨就沒有辦法著手進行相關的研究,無奈之下隻好先把這個計劃擱置在一邊,等下次腦袋消化恢複之後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