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一念滄海購房計劃,丹客兩位書友的打賞,因為存稿供給不上,明天後天的加更暫停,星期一恢複……這麼久了,大家應該相信貧道的為人了吧,有拖無欠。還請各位道友放心……)
還有許多,他根本無法拍板,隻有等著劉勝之親自決斷。當下檢出重要的東西,親自來給劉勝之彙報。
所以說,這尚書台遠遠沒有到劉勝之心目之中的內閣的作用。反而等於是現在劉勝之的秘書處罷了。
“為了加強漢中和襄陽兩地的聯係,所以要重建鄖縣。但是現在能夠擔任鄖縣縣令的合適人選,卻並沒有……”
“襄陽方麵傳來消息,有著桓家大軍渡江返回,加大了對襄陽的軍事壓力。”
“王鎮惡發回報告,說是郭銓等在這一段時間,已經對劍閣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攻擊,意圖奪回劍閣。並且在綿竹一線加強了防禦……”
一連串的報告都是十分重要,這種軍國大事,卻也隻能要劉勝之親自決斷才好。
“襄陽和劍閣方麵都不用多管,我相信劉裕和王鎮惡的能力,想來守住不失,應該沒有問題。
至於鄖縣,分割開來,建兩到三個縣。縣令都從那些流民大豪之中選出……挑選好了之後,讓他們來漢中見我。
明年開春我要動兵,拿下蜀地。糧草輜重都要準備好,起碼是一萬人,兩個月的糧草。
還有不能耽誤春耕。明年要在漢中大規模種植土豆地瓜等物……”
劉勝之隨口安排,在顧欣看起來很麻煩的事情。都被劉勝之隨口解決。
事實上,顧欣擔任文尚書的能力還是差了一diǎn。更是沒有實際治理地方的經驗。
他擅長的還是公司團隊,組織架構這一套的東西。
很早劉勝之就已經有了更合適的文尚書人選,那就是劉穆之。隻是可惜,此人現在還遠在臨川郡。
對了,當初自己還沒有入蜀,在襄陽時候,已經讓人去請劉穆之了。卻不知道此人現在到了何處?要不要再次派人去請?
要知道,在原本曆史軌跡之中。那劉穆之在內政方麵,卻是諸葛和後世某宰相那般的人物。事必躬親。嚴密周到。
劉裕屢次出外征伐,都是留劉穆之總攬後方方才放心。
在另外一個時空軌跡之中的史書記載:穆之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擁滯。
賓客輻輳,求訴百端,內外谘稟,盈階滿室,目覽辭訟。手答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又數客昵賓,言談賞笑,引日亙時。未嚐倦苦。裁有閑暇,自手寫書。尋覽篇章,校定墳籍。
可見這人才華之一般。也可見其精力充沛到了什麼程度了。
便是劉裕親自出兵,大後方也是劉穆之總覽朝政。所謂賓客輻輳,求訴百端,內外谘稟,盈階滿室,目覽辭訟,手答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比起三國演義之中的龐統同時審理一百個案子,也都不遑多讓。
事實上,在那曆史之中。劉裕打下關中之後,那盧循起事之時,卻也恰逢劉穆之病死。再無人能夠總攬大局,這才讓劉裕匆匆忙忙的帶著大部隊返回,以至於丟失關中,喪失了北伐最大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