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俺是軍閥,逸明軒書友的打賞……)
華陽國誌可以說是一本描寫蜀地輝煌曆史的史書,從神話傳說,一直到後來的各路信史一應俱全。
大約就是你們這些建康佬,如此瞧不起外人。我偏偏要讓各位看看我蜀地的輝煌的曆史……
然並卵……建康的那些世族連留在北方的北地門閥家族都瞧不起,更不要說是蜀地了。
這般事情,李家自然也心知肚明。這些年來,蜀地雖然歸於東晉。但是被歧視被打壓的事情,卻也還是一直如此。
“若是這漢王可成氣候,我蜀地也要出幾個天下名門了。再不是建康那些世族嘲笑的土包子……”
總之,見李封答應,這李氏諸位長老都相視而笑。
便不止是李氏,其他蜀地各家大族,卻也陸續都有著動作。
“氣運增長好快……”
劉勝之默默查看那鼎器之中的氣運,前段時間方才消耗過。如今差不多已經都有著十分之二了。
“我若是當初自立為漢中王的話,那麼現在氣運就該滿了大半了吧……”
≌ding≌diǎn≌小≌說,2∷3∽o
劉勝之的眼中放出奇光來,喃喃自語。
漢中王,漢王。莫看隻是查了一個字,但是其中器量相差可謂是十萬八千裏。
漢中王不過隻是漢中之王而已,而那漢王之號,卻要超出地域,放眼天下了。
這鼎器差距,起碼十倍以上。當初劉勝之若是自立為漢中王的話,這個時候鼎器起碼已經滿了大半。
不過。當初那劉備就自立為漢中王。結果最後卻被困死在了蜀地。
漢中王號鼎器雖然容易穩固,但是格局太小。卻就容易困龍。
因此,劉勝之寧可取漢王之號。徐徐以積累氣運。
如今這漢王鼎器之中,雖然隻有著十分之二的氣運。但是再想增長卻就極其困難了。
要知道,天下之事,得人而興,失人而敗。
劉勝之手下有著那麼多的大才。有著劉裕這位能夠開基做祖,戰無不勝的名將帝王。
有著劉穆之這位能夠全麵主持政務的王佐之才。
再有著王鎮惡這種級數的名將,有著譙縱這位能夠割據蜀地的一方霸主。
有著漢中,襄陽兩處天下名郡,有著超過兩百萬的人口。
再有著背後的鬼神相助……
還有著步鵬鵬和顧欣兩個人所掌握的超時代的知識技術。有著青銅火炮,有著高爐煉鋼,有著火藥……
便是如此,也不過積累起了兩成的氣運。若是單單漢中本地氣運,能夠積累半成就已經不錯了。
可以想見,這氣運積聚起來,該有如何的困難?
劉勝之估計著,大約如果把蜀地全部拿下來,能夠在增長一成到一成半。然後再過幾年。等到地方全部穩定,民心都盡數歸附,大約可以到兩成左右。
如此,這漢王的鼎器。差不多就已經達到一半……
卻也可見這漢王的鼎器器量該有多麼巨大了!
隻是,他這才忽然發現,自家氣運積累的速度。要比想象之中的要快的多了。
“卻是蜀地之中的氣運,紛紛都彙聚而來。不隻是這漢中一地啊……”
劉勝之眼前半空之中,就懸浮著一座寶鏡。細細查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