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立國之道!(1 / 2)

事實上,劉玄德自家沒有初期就有著機遇,隻是自己輕易拋棄了而已。【 更新快&nbp;&nbp;請搜索】

當初黃巾之亂後,被封為定州安喜縣尉。莫要覺著這個位置太小,其實縣尉是一縣最高的軍事長官,掌握一縣之縣兵。

甚至日後諸家諸侯討伐董卓,其中就有許多家諸侯不是縣令,就是縣尉。

而那位鞭打督郵的,也不是張飛,而就是劉備自己。

當初,如果其不是這般意氣用事,手段應付的再是巧妙一些。卻就早早有了存身發跡之地,再不會有前半生的蹉跎忐忑了。

也不至於幾乎讓曹操差點都統一了北方之後,都開始南下爭雄時候,才抓住機會占據了一塊地盤……

到那個時候,老實說便是諸葛武侯的隆中對實現的機會可就當真不高。

而劉勝之卻完全不一樣,沒有浪費半點機會,就已經占據了隆中對所提到的蜀地,關中,荊州。

而且戰略形勢都比劉玄德好的不知道多少!

劉玄德遇到兩個強大對手,戰略形勢無比惡劣。江左孫權虎視眈眈,北方曹魏一統,兵強馬壯。

而劉勝之現在所遇到的卻是江左分裂,亂成一團,世家大族時刻渴望劉勝之出兵解救。

北方中原核心地帶已經成為一片廢墟,並沒有強大敵手。

而那後燕和拓跋氏兩個現在又是兩敗俱傷,遠遠比不得曹魏強大。

這戰略環境好的太多,因此那漢家龍庭才敢孤注一擲的準備押上劉勝之這一把。

甚至說劉勝之得天下,已經有著六七成把握了。

甚至可以說,隻要劉勝之自己不犯什麼致命錯誤,這天下就得定了。

因此,這個時候,光武帝就緩緩說道:“你得天下我並不擔心,但是其他地方還是想要提醒你一下。”

劉勝之點頭,道:“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光武就露出笑意來,劉勝之懂這個道理,就最好不過了。不過該提點的還是要說,沉吟了一下問道:“你可知道前漢為何而亡?”

這個前漢當然指的是西漢了。劉勝之思考了一番,忽有所悟,結合光武帝一生際遇作為,就道:“儒家!”

“不錯,前漢亡於儒家!”

最初前漢建立時候。就麵臨一個合法性的問題。

自上古到春秋戰國以來,所有國家,都是繼承自上古分封。從來沒有一個是如同高祖這般白手起家奪取天下的……

這就麵臨一個合法性問題,和一個如何理論闡釋的問題。

所以漢初時候,有著高祖建立大漢到底是篡位還是革命的問題。

這個革命,是商湯革天命的意思!

一直到後來得帝王支持,革命之說方才壓倒武力奪取的篡位之說。

隻是,後來,這個學說就變成了雙刃劍,對付前漢自己的利器。

到了漢末後期。儒家大造聲勢,認為漢帝失德,再到了新的革命之時。甚至認為漢家應該禪位給有德者!

所以漢哀帝為了應付,甚至弄出了禪位給自己的鬧劇。

後世看起來是鬧劇,在當時有著很深刻的含義的。

那就是說,我承認我漢家應該禪位了,不過那個有德者還是我自己。

不過,如此就開了這個口子。你既然禪位給了自己,那幾說明了你也承認漢家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