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民深深一揖,“那紹民就告辭了!”
紹民說罷轉身便走,此時天香望著他的背影,再也控製不住,淚水奔湧而出,大喊:“紹民~~~~~~!”
小無憂也嚎啕大哭了起來,張嫣將他們攬在懷裏,陪著一同落淚。紹民停了一下,卻沒有回頭,咬牙跺腳,大踏步向遠處走去。
紹民來到隊伍中間,飛身上馬,衝前來送行的張紹民和李兆廷一抱拳,道:“張兄、李兄,京城這邊就交給你們了,後會有期!”
“馮兄放心,後會有期!”張、李二人抱拳齊道。紹民衝他倆點了點頭,隨即將手中杏黃色龍紋令字旗一擺,對三軍高聲道:“出發!”
與此同時,皇上吩咐點炮壯行。一時間,炮響九聲,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從德勝門開出了京城,皇上一直送到十裏長亭,才回鑾京城。 (三十四)
紹民的八萬人馬分成三部分,最前麵由前部正印先鋒官盧象升,帶領四家小爵爺,五千鐵騎兵,逢山開道,遇水搭橋。中軍由紹民和王廷、胡海山,帶領十家小爵爺,外加隨軍文案若廷,五萬精兵緊緊跟隨。後軍由陳奇渝,帶領四家小爵爺,兩萬五千精兵,保護糧草車墊後。全軍上下,包括十八家小爵爺在內,盧象升、陳奇渝、若廷、王廷、老千歲胡海山,再加上紹民自己,戰將攏共是二十四個人,刨去老千歲不算。其中最大的陳奇渝二十五歲,最小的是長興侯耿炳文的後人,也就是神機營指揮使耿中尤的兒子耿文忠,今年才十四歲。唉!自古誰家打仗就帶二十幾個人呀!慘!慘!慘!
長話短說,紹民一行,饑餐渴飲、曉行夜宿。橫穿直隸省,直奔山西境內而來。這一日,正走到兩省交界處,前麵出現一條岔路。先鋒官盧象升舉手示意停止前進,點手喚過向導官道:“從那條路走,能最快到達太原府?”
“回將軍,若從左邊走,則要經過長治才能到太原,起碼需要十天半月。若從右邊的金雞嶺穿山而過的話,則隻要不過七天,就可到達。”向導官在展開的地圖上比劃、講解著。
“嗯!就走右邊了,出發!”盧象升一揮手,大隊人馬緩緩開進了金雞嶺。待中軍進入嶺中,紹民立馬觀看,隻見這裏風景秀麗,滿山的樹木遮天蔽日,一條溪水清澈見底,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紹民暗道:“地方到是好地方,不過要是在此地設下伏兵,恐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盧象升這小子怎麼帶的路呀!萬一有伏兵,不是送羊入虎口嗎?”胡海山埋怨著:“看來年輕人經驗就是不足,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呀!”
“老宗祖,我想盧先鋒是為了節省糧草,才抄近路走的,畢竟八萬人馬一天的消耗也不少呀!”紹民坐在顛簸的馬上解釋道。
“是呀!老宗祖,以前我押鏢走過這裏,沒發現有什麼山賊草寇,您就放心吧!”王廷也寬慰道。
“以前沒有,不代表現在沒有,還是加點兒小心的好。”
“對!老祖宗說的是。”紹民附和著,立刻傳令三軍提高警惕,再撥一萬人協助保護糧草車。十八家小爵爺,這趟出來可把他們高興壞了,總算離開京城那個鳥籠子了。所以一路上興高采烈,有說有笑,簡直不知道怎麼待著好了。不過一向愛湊熱鬧,平時唧唧喳喳的若廷,卻不知為何緣故,一個人坐在馬上,傻笑發呆,一言不發。
“若廷哥!你這幾天總是笑,是不是有什麼可笑的事?”耿文忠不解的搔著頭,“快說出來讓我們也聽聽!”
“沒、沒什麼!”若廷隨口答道,明顯是在遮掩著什麼。李辰、田興二人從左右包夾過來,悄聲道:“你小子是不是做夢娶媳婦來著。”李辰用胳膊肘捅了捅他,田興也衝若廷擠了擠眼道:“說!晚上睡覺有沒有濕褲襠呀!”二人臉上均帶一絲壞笑。這李辰是曹國公李文忠的後人,田興是靖難一役功臣的後人,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