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來,那位推翻外族短暫統治的朝代,在國家安定下來之後,也是找各種理由廢除幾位素有威望的武官將軍們的權力功勳,以此來維護自己以及後代的統治。製定嚴格的律法與道德標準,杜絕後宮的專政與武將部下們的黃袍加身,繼續延續著前朝的文官治國!”
“而那群感性十足的文官們,在統治者重用自己成型之後,便開始創建出各種各樣的權力機關來製約統治者的權力,當然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自然也不是傻瓜。為了與威脅到自己實權的文官集團做鬥爭,他們開始廢除某些機關,與漢朝與大唐後來的一些君主一樣,重用身邊的宦官,讓他們來掌握巨大的權利,然後卻又催生出來宦官來把握政權的局麵,甚至不上早朝的帝王們的政令都傳達不出去,便如漢朝的皇帝指定太子也要他們點頭與大唐後期宦官殺掉皇帝那樣!萬歲帝王,便有宦官曾經自稱千歲!於是有的君主不得不與文官集團聯合起來,共同從宦官手中奪取權利;皇帝,文官,宦官,三者平衡奪權,以此往複,把整個國家當做玩具一般奪來奪去!在最後外族入侵之時,這群極端感性的人仍是在重複著這權利爭奪遊戲!而其中皇帝心中本應該威脅自己地位的武將大帥,那些本應該統領軍隊的將帥,自然一直沒有能夠令帝王們擔心的資本!”
“那群把女性的貞潔上升到比人命還要重要的文官們,自己卻是自始自終都流連在他們眼中不知廉恥的妓~院之地,甚至以能與其中某些名~妓產生些關係為榮!花詞豔詩不斷,自命於風流倜儻傳為一世佳話!但是按照他們規定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道德標準,他們難道不應該逼迫妓~女們全部自殺以保貞潔嗎?自己還要跑到妓~院裏去幹什麼?打自己的臉嗎?”
“再說那個朝代一個據說最為清廉的官員,因為自己五歲的小女兒吃了一個仆人給的糕餅,就訓斥女兒說“女子哪能隨便接受男仆的糕餅?你不是我的女兒!你如果能餓死,才算我的女兒!”小女從此嚇得啼哭不止,不吃不喝,七日之後終於餓死!在那個女子貞潔大於天的時代,從這方麵看,這位妻妾成群的官員,究竟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他的做法是正確,還是錯誤?他的女兒是否無辜?他一枝梨花壓海棠是否有臉麵?或者說,我們該指責誰?同情誰?”
“還有後世傳頌的秦淮八豔,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身於那個朝代的末年,很多都是家道中落的貴族小姐。她們身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論才藝卻不輸那些所謂才子半點!同樣論愛她們的祖國,她們也比那些滿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才子書生們高尚百倍!”
“八豔之首柳如是,傾心於黨派領袖、文名頗著的錢謙益。後者而後成為這個殘存朝廷的禮部尚書。不久外族敵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卻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竟以“水太冷,不能下”的理由退縮!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他硬生生地托攔住了,隨後錢便靦顏迎降了敵軍。錢投降敵軍後去往敵國都城,而柳氏則留在原地不去!”
“而此朝之前,那個第一個稱霸中原的所謂外族野蠻朝廷,滅掉所謂經曆發達軍事落後的所謂文明朝代的最後崖山一戰,是數十萬軍民投海殉國!”
“反觀重新複立漢族正統的那個朝代,投降異族的文官也絕對多餘武將!由此中原又一次被異族奴隸之後,再是被奴化教育並統治數百年!很諷刺,那些投降的漢人們,被他們投入其懷抱的外族統治者永遠地列為二臣!漢族人從此成為他們不帶血性的堅定家奴!”
“整天律法國家放在嘴邊,他們披著理性的外衣,內心卻是感性十足的虛偽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