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動了我送給臨川的東西?”
李承道突然變了臉。
“我還沒有窮到去偷女兒東西的地步!更沒有蠢到不會依葫蘆畫瓢的地步!”被質疑的李世民隻滿臉的不爽,倒也沒太大的怒氣。
“那玩意沒用”懶得深入探索李世民的隱隱異常,聽見他這麼說,李承道揮揮手,很是隨意“相信你也試過,傳聲筒這種東西,距離拉長到一定的長度過後,聲音根本傳出到對麵去。而且,剛才就是與你說過,信鴿這種東西,本就是隋唐時期進入曆史舞台的,她也不過是剽竊了先人智慧而已。而這信鴿,從培養出來那一刻,直至千年後才被電信號取代,其間根本沒有其他成型的方法……當然,這種電信號你就別想了”
“為什麼?!”李世民表示不服“她那小妮子可以搞出來信鴿,為什麼你搞不出來那什麼電信號?!”
“你覺得你大唐軍隊如何?”李承道搖了搖頭,突兀地轉移話題。
“所向披靡啊!”雖然不明白為何李承道突然就轉到這個方麵,提及自己的軍隊,李世民還是止不住地驕傲。
“你這不知所以的驕傲暫且不論,暫且轉移話題片刻,我與你談談一篇曾經看見過的文章,關於你大唐軍隊與後世那個曾經與你提過的宋朝軍隊對比的文章”
“也提起過,那個宋朝幾乎就是被異族蠻夷欺辱著存在到滅亡的,而你的大唐,則將周圍的蠻族夷人調教的服服帖帖的。於是就有好事者將唐朝與宋朝兩個朝代的軍事力量進行對比,從兩者兵員的身材身高比對,到兵員訓練標準的相對比,再到士兵膂力與軍隊素質、軍事理念的宋朝時期作戰軍事理念發達、武器裝備唐朝前期武器為兵士自帶、軍陣構成宋朝前期禁軍軍陣是冷兵器時代步兵打騎兵的最高水平、民間尚武之風的對比、唐宋軍人在民間百姓心裏地位對比,最後是唐宋軍人武官在朝廷的待遇和地位”
“引經據典分析得頭頭是道,最後得出的結論自然就是,宋朝軍隊戰鬥力完虐唐朝軍隊”
“聽我說完”淡淡地瞥了一眼李世民,李承道繼續著自己的頭緒“不是向著你大唐什麼的,也懶得管你大唐的軍隊到底是弱或者強到何種地步,隻是針對這篇關於唐宋兩朝軍事對比的文章,將唐朝貶成一個渣渣的文章,我不想再看第二遍。原本我也懶得去挑刺的,今天順著你的問題,就在你麵前找一回茬”
“首先,文章的從頭到尾,我沒有看見那些所謂數字標準的引用出處,其真假性我無處查辯。其次,文章中僅有的所謂的幾篇有名號的史料記載,也太過片麵,因為無論是大唐還是宋朝,軍隊製度都有所變革,文章中那寥寥幾篇的史料記載與研究,以偏概全已經是既定事實。再者,曆史這種東西,從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三兄弟,到後代漢朝的司馬遷,即使是他們所編纂的的史書,也沒有人不敢保證說是十足真實,完美地記錄了曆史的軌跡,即使是他們,也難免不會受那個時代的思想與環境的禁錮,甚至是個人感情與主觀色彩,對有限的事實存有偏頗與保留;那麼其他的史料、軼事,野史,又有幾分真實?其中的曖昧之處,於後世的考古又有多少影響?誰也說不清”
“然後,就是對手。作者將唐朝與宋朝分析得詳細,那麼對手呢,對手他根本沒有去全麵分析並帶入,盡是挑選了於自己觀點有益的例子出來;如此,給自己作證的目的達到了,但其他的諸如對手是否也在進步甚至退步,讀者基本上是一無所知,無論背後是爛桃一筐還是仙桃透紅。最後,我想質問的是,他們是一個層次的嗎?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類也在不停的進化,沒有一係列的動態的真實的資料,任何判斷都有偏離最真實的答案的嫌疑,差之毫厘謬之千裏。同樣地,唐朝與宋朝的社會進步,對手也在不停的進步,為了與中原爭鬥,那些所謂的草原蠻族也在不斷發展著自己的力量,甚至不惜向中原學習先進的技術之類的。那麼互為同層次的對手,彼此的相對比才有意義,不為同層次的對手,拿在一起比又有何意義?極端地說法就是,一群拿著木棍的野蠻軍隊怎麼,與一群拿著刀槍劍戟的全鐵化的軍隊相比?有何意義?”
“後世這種的文章很多,都代表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的人許多。我這番言論要是說出來,也會有許多人來挑我的刺,所以我懶得去與他們吵,今天與你麵前說出來,肯定也不會是讚揚你唐朝的軍隊,相反,給你澆一頭冷水的意思倒是有些。而這些都不是原意,重點是,你的唐朝與後世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好比拿唐朝與宋朝軍事對比一樣,你的幻想,在我看來你的腦袋也是壞掉了;即便會有電信號這種東西存在,現在的唐朝也根本發展不出來,更不用講,電信號之前還需要更多的其他方麵的發展,沒有客觀上的基礎與積累根本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