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低調(1 / 2)

孫道終究沒有隨著臨川的牽引去往翼國公府。

三歲孩子玩的遊戲,沒一個人能比他玩的好;三歲孩童的脾氣,孫道同樣學得有模有樣,而且,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徑直回到李唐皇宮,孫道讓高通幫忙向太上皇李淵打聽一下崔家少主的事,順便讓他把崔家少主和身邊的人打聽一下。

除此之外,孫道安靜了,酒都沒有要。將臨川趕回去睡覺,孫道進了自己的房間,一如剛離開時一樣一塵不染的房間。

孫道幹了什麼呢?

他什麼都沒有,哪怕是一件打發時間的小事。他是無聊,百無聊賴,可他就充當一個空殼。

吃喝拉撒睡,坑蒙拐騙偷。

他占了前麵五項,後麵五項中他長做的前四項,他反而沉寂下來,不碰不管。

一連幾天,孫道全部這樣活過。

蕭銳與襄城出發管城,他沒有去送行。恬恬來了,給她講構思出來的,英雄夫婦為國深入敵國探取情報的偉大故事。秦馨來了,教授她植物油的正確用法,順便讓臨川注意些,跟上時代的潮流。被丟到十萬裏之外的武元慶通過秦懷玉詢問武照的信息,被他用“武照用不用的著沒關係,關鍵是你得去”的理由,安排去了管城找他妹妹。

崔家少主的信息反饋回來,他看也不看,直接丟至一旁。如若不是臨川及時將這裝著重要信息的紙袋收起來,恐怕博陵崔族苦苦不可得的自家少主信息,就被他們從孫道的垃圾袋裏麵找到了。

從未在公共場所、大眾麵前再露過麵,相比於以往,孫道低調得仿若根本沒有回答長安。雖然,除卻秦家人與周家恬恬以外,幾乎沒人會主動找他,沒人願意與他走得太緊。

與秦家交好的程府,程咬金的小子,點頭之交;米行少東家幕一寬,點頭之交;這些人無孫道有幾分善意,卻也不會主動找孫道。

伊始之時的浮躁之後,內心安定下來的孫道,樂得如此平靜的生活。

做了幾天的呆滯傻子,他讓臨川借了李唐收藏的史書,一本接著一本隨意翻著。不當真,不當假。史冊在他眼中,或許就是故事書,亦或者是三國誌那種曖昧的小說式史料。

心態的不同,意味著孫道並非將這次瀏覽當做是一種補充與考證,並非當做一種解惑。他的定位,心靜時的讀書,嚴格起來也是一種消遣。

孔穎達私下裏找到他時,借讀史消遣的孫道正學著老頭子,躺在木亭下的搖椅上,蓋著書午睡。

孔穎達是隨著孫道的心思低調拜訪的,故他到時沒有宮女內侍幫他通報。便是意味著,孫道一直無所事事的睡著,龍信達始終默默的坐著等他睡醒。

想想,倒也容易理解。

作為孔子的後代,老頭子與他先祖有那麼點兒不同。做了唐朝的大官,他依舊是三觀極正,威正言直。或許他跟不上潮流,但也不喜歡趕潮流。生活簡單、低調,孫道相信,你給他送個鳥籠,他就能在家中遛鳥玩一天。

他最大的優點,是知變通。

排除了經學家法師說等門戶之見,廣采以備博覽,摒棄南學與北學的地域偏見,兼容百氏,融合南北,編訂《五經正義》。史稱其盛世鴻儒,百聞一見下,孫道完全同意。

令孫道對他刮目相看的是,孔潁達年近六十,變通包容的性格,竟未曾減弱。如若的確像李世民所說,書生會是孫道追求的最後歸宿,孫道會排除掉天下書生。其中,應該不包括孔潁達!

如此性格的孔穎達,著實令人既愛又恨。

譬如現在,孫道睡醒了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發現身邊多了個偷自己書看的小老頭。

嚇了一跳,孫道渾身一個激靈,片刻後才吐出一口濁氣。由於好歹不是叫醒自己招呼他,孫道心中的小小怨氣也就慢慢消弭了。

“剩下的時間充足啊?”

不是說越到老年越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嗎,看架勢這老頭等自己的時間不短了吧。

“今日少年明日老,有一件做一件吧”老頭子放下書“不若孫公子自掛東南枝的灑脫,老頭子已經在紅塵裏翻滾成老油條了”

“難不成,孔夫子隻是來教訓小輩的?”

信奉的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如今孔穎達一聲不吭地等了自己一段不小的時間,二話不說直接點出自己幹的事兒。種種作為,要孫道以為他是無事的臨時起意,騙鬼去吧。

“隱王殿下是崇文館館主吧”正題切入,頗為直接的孔穎達拐彎抹角起來。

“隱王殿下一般不管事的”沉吟片刻,孫道強調著。

事關崇文館的那些皇子皇女與貴族少爺們,孫道並不願意與他們扯上太多的關係。哪怕他們幹了啥欺師滅祖的人神共憤之事,也得孔穎達先頂著。

“是啊,一般不管事,偶爾管事了,就是引起朝堂爭辯的大事件”孔穎達似是感慨,亦似是在諷刺。

“聖上首肯的,得不到同意殿下不會做”孫道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