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青樓(1 / 3)

總而言之,李承道不給李靖拒絕逃脫的機會。

儒學的經典性,李承道否認不了,但要儒學統治天下、世人逐之,想想,睡夢中也會被笑醒。

其中,上層的統治階層,尤其是未來一代,所受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明言其為關鍵,相比之下,不為過。

“老夫不認為,一群初出茅廬的羊羔,能比得上我大唐身經百戰的兵士”

書桌旁,李靖手邊放著的,是從底層兵士處收集、調查來的寶貴經驗。

“有些東西,從士兵身上是得不到的。譬如,戰爭中的天時,地利,人和”一張大唐疆域圖上,李承道指了指西南角的吐蕃所在地“中原人到達這裏,會有一係列的異常的身體反應,大唐的兵士知道?”

“異常的身體反應?隱王殿下具體是指?”濃眉皺起,不單是士兵,李靖同樣不懂得,他口中的異常反應為何物。

“初入吐蕃高原,通常每一個中原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的人,也許會有頭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狀。中原人在未適應之前,不可急速行走,也不能跑動,更不能做體力勞動,最好能用半天時間完全靜養休息;很多人剛到高原沒有什麼反應,就自以為是,結果到了晚上立馬出現了不適的症狀”李承道直勾勾地盯著吐蕃高原,沉默了一陣子“如果……如果大唐與吐蕃交戰,又是在客場作戰,猝不及防的大唐士兵,至少會喪失一半的戰鬥力,變為吐蕃士兵眼中待宰的羔羊”

而在李靖聽來,或許,李承道隻是在危言聳聽。大唐與吐蕃相鄰不假,但要發生戰爭,不容易。

一陣短暫的沉默。

“大唐沒有必要與吐蕃發生戰爭。吐蕃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也沒有與大唐發生戰爭的能力”簡略地分析,李靖得出了結論。

無它,對於吐蕃的現狀,李靖多少了解一些。

“衛國公的推斷,也僅限多少年前的情報了吧”李承道拿起筆,在地圖上給李靖圈出了吐蕃的整個一大部分。

“衛國公知道的是,吐蕃羌族四分五裂,部族林立。一旁更有鮮卑人的吐穀渾部,作為強敵牽製。吐蕃要想入侵中原,難於上青天。但衛國公絕對不知道的是,吐蕃羌族的雅隆部,出了個不得了的年輕人物。其祖輩達布聶賽、囊日論讚父子,逐漸將部族的勢力擴展到拉薩河流域,為部族壯大創造了條件。而這個年輕人,在部族穩定、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極有可能征服吐蕃高原上的諸羌部。蘇毗、羊同、白蘭、黨項、附國、嘉良夷,乃至鮮卑人的吐穀渾部,全部可能被他征服。如此統一了吐蕃高原,內部又得以穩定,衛國公認為,他有沒有可能崇拜漢武帝劉徹一回,將身邊這位鄰居趕跑,享受一下這片幅員遼闊的中原大地?”

“隱王殿下所說的,全部皆是猜測,不是嗎?”雙目中精光一輪,李靖眯起眼睛,淡淡道。

吐蕃要入主中原,也會是吐蕃在客場作戰,而不會是大唐在吐蕃的主場作戰。這一點,十分明顯。作為軍事專家的李靖,在自己的主場,不會認為自己會輸掉戰爭。況且,他擔憂的,從來不會是這些。

“是啊,我隻是猜測;吐蕃對大唐用兵,大唐也是在主場作戰。衛國公是這樣認為的吧”李承道指著這一大塊區域,一下一下點著“那,吐蕃要一而再、再而三騷擾大唐邊界線,會如何?陛下會不會想要一勞永逸,派人帶兵打出去,企圖徹底打垮吐蕃,將吐蕃重新變為四分五裂的狀態?亦或者,這麼大一片區域,陛下要是心動了,生出將其占為己有的心思怎麼辦?敵軍攻入內地,大唐的軍事防禦形式不利,需要衛國公訓練的特種部隊去往吐蕃,破壞敵人的後勤保障,斷其糧草補給線,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