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愛互諒
最珍貴的是諒解,最可愛的是了解,最難得的是理解,最可悲的是誤解。夫妻不可能事事統一、處處一致,爭吵是難免的。爭吵時情緒激動,容易口出穢言,說“過頭話”,做“過頭事”,所以夫妻爭吵有“四忌”:忌口出穢言、忌翻舊賬、忌回娘家搬人、忌人身攻擊。
共同承擔家務勞動
作為妻子也不應該嬌氣,不能把自己能做的事都推給丈夫。對家務事可以做出不同的分工,這樣做起來就會有條有理、忙而不亂。即使再忙,妻子也要在適當的時候幫丈夫做一些小的家務活,這說明了你對他的關心以及對家庭的責任心,無疑會使夫妻感情更加默契。
夫妻關係盡管很親密,但禮儀也不容忽視,盡管這些禮儀行為平常得很,但對夫妻關係卻起著重要的磨合作用。
對待愛人,過分苛責要不得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即: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既然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因為你們要朝夕相處,如果彼此的一點缺點都不能容忍,那麼愛情或者婚姻,都是不會幸福的。
有一個女人,其丈夫是某政要的秘書,有名的筆杆子,倆人可謂郎才女貌。後來,丈夫升職了,她當母親了。一個大學同學偶爾在街上遇見她,濃淡適宜的妝容,高貴、優雅的氣質,直覺她真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同學向她打趣說,有愛情的滋潤,女人的美麗就是不一樣。她隻是淡淡一笑,平靜之中似乎有些憂傷。她說:“婚姻如鞋,合不合腳隻有自己知道。”“你那雙優質的婚姻鞋難道不合腳嗎?”同學反問。
她的話匣子打開了,也許是平時她少有傾心訴說的機會,此時,她曆數丈夫的種種陋習:喝酒、抽煙、應酬多、早出晚歸……讓她慢慢地受不了,她是個很敏感的女人,很在乎自己的感受,天長日久,灰色情緒漸漸堆積,離婚的想法都有了。
沉默了半晌,同學問她:“你愛你的丈夫嗎?”這是明顯的廢話,從她的表情就應該看得出來,她正是因為太愛、太在乎,所以才會有失望。“你丈夫愛你嗎?”這也是廢話,她不可能與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在一起生活。
同學笑著對她說:“其實你的鞋子還是很合腳的,隻不過鞋子裏有幾粒沙子而已。”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明白了對方話裏的意思,她笑著說,那沙子挺硌人的,要想辦法把它們拿出來才好。
這世上有很多人說鞋子不合腳,其實未必就是鞋子有問題,可能是鞋中之沙造成了一種不合腳的錯覺,因為幾粒沙而放棄整雙鞋子,那可是天下第一號大笨蛋。
完美是一種理想狀態,因為世上的任何事務都不可能沒有瑕疵,記住,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完美的東西是存在的,存在於人的心裏,隻有寬容、樂觀、知足的人,才會得到完美的收獲。
人生沒有完美可言,完美隻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處處都有遺憾,這才是真實的人生。珍惜你身邊的人,雖然他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他是最愛你的人。如果你也愛他,如果和他在一起你感到安全和快樂,那麼你就好好珍惜他。也許,他不是最好的,但他是最適合你的那個。
夫妻相處,用寬容潤滑真愛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夫妻,食的是人間煙火,誰也不可能完美無缺,所以雙方都應當學會寬容對方的缺點,隻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就不要求全責備,該裝胡塗就裝胡塗,該和稀泥就和稀泥。對方無意間帶給你的小小傷害或不悅,不要放在心上或掛在嘴邊,過去了的事就讓它過去。適時的寬容對方,可以消除婚姻的陰影。
婚姻的密碼在於“求大同,存小異”。有人比喻夫妻就像兩塊拚在一起的木板,雙方的結合並非天衣無縫,質地和紋路也不盡相同。夫妻不會像兩滴水一樣,他們在性格、愛好、生活方式上都存在著差異,任何一方都不能用自己的特點去消滅對方的特點,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塑造對方。夫妻雙方應允許各自保留一塊獨具特色的“自留地”。
有一對夫婦剛結婚,家裏除了一些必需的簡單的生活用品之外,唯一的奢侈品可能就是擺在小屋中間的那台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了。雖然清貧,但日子倒也過得閑適,像所有的小知識分子一樣,他們彼此寬容、互敬互愛。丈夫愛看球賽,妻子愛看電視劇。妻子看電視時,丈夫若無其事地在一旁看書;反之,妻子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