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趙明再一次的猜對了。
李廣的確是受人之托,來探聽詹娜的口風。
飯局散了之後,李廣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到了華南S機關大院,此時已經是深夜,四周一片黑暗,不過某一間辦公室當中,人亮起了光,從窗簾當中透出一絲光亮來。
“華瑞集團的確是要對臨江進行收購了。”
辦公桌後,一個一直沒怎麼說話的人,聽到李廣的彙報之後,突然問了一句。
李廣點頭說,“張副SZ,事實就是這麼個情況,按照詹總的說法,他們公司應該對林江集團非常有想法,隻不過這個案子剛剛才提出來,現在還在討論階段,並沒有進入實際操作。”
張為達是華南省以前管國資的,他知道這2000年之後進攻如果一次大改製,現有的國字頭企業的潛力已經挖到差不多了,而且改製的方法也是有史以來最為快準狠的一次,之後再用任何方法都不會再有前一次,那麼明顯的改善。
換句話說,臨江集團現在已經是千瘡百孔,有人要已經是萬幸。
當旁人聽到李廣的話時,笑了笑,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也沒有出言打斷。
臨江集團將來何去何從這一點,李廣是沒有決定權的,他雖然身為臨江集團的董事長,隻有全力帶著臨江集團朝前發展,管著上下幾千人的嘴吃飽飯,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決策權。
辦公室裏四五個人,目光一同看著沉默的張為達,想聽聽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張維達掃了在座的人一眼之後,說道:“相信大家對民營資本都有自己的見解,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商人商人以利字當頭,收購臨江集團對他們來說必定是有利的,一旦促成收購的話,他們的條件也必定是十分的苛刻,就我個人看來,想讓他們完完全全的接受臨江集團,這簡直叫癡人說夢,其中一大部分難題最終還是會交回我們省,那麼人員的安置將會成為頭等大事,各位怎麼看?”
“臨江集團是國有,讓民營資本收購,那不是成了大笑話。”
“這些年民營資本收購國字頭企業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發展的也非常的理想,不過光鮮亮麗的背後,他們用了怎樣的手段,大家也都看在眼裏,這當中的情況就不便明說了。”
“張副,如今臨江集團已經走投無路了,我們能做的隻是為他選一個好的買家,既然華瑞集團已經表示出了足夠的興趣,相信別的資本,也應該有同樣的興趣。”
“是啊,與其顯得這麼被動,不如主動替臨江集團選一個買家,前提是要接受我們的條件。”
李廣的心在滴血,但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堅持的意義在什麼地方,這個辦公室裏,絕大多數人都同意將臨江集團給賣掉,而他們糾結的點是臨江集團應該提出怎樣的條件?並且,應該賣給誰?
李廣的心裏很難過,垂頭喪氣的,一句話都不說。
張為達看了看李廣,“你是有什麼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