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維塔克的前身是一家勘測公司,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逐漸壯大,成為業內的頂尖。
隻不過後來因為經營不善,宣布破產資產被抵押拍賣,後來被大金主隻收購,成立了現在的斯維塔克,,在之後又收購了將近20多家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業務,形成了能為客戶提供實時的綜合服務和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公司。
斯維塔克將信息技術和網絡解決方案拓展到能源行業及其他的領域,當中在能源行業的投入是相當巨大的。
如今的斯維塔克在全球有2萬多名員工,上一輪裁員之後,差不多一下子損失了將近3000名員工,而他們將自己的業務發展方向重新定位,瞄準了大陸,對九裏崗的投資,就是斯維塔克決心踏入大陸的第1步,隻不過沒想到這一步走得並不算穩。
雖然斯維塔克和國龍集團之間的官司還在持續,但是近幾年時間兩大集團之間的合作並不少,並且斯塔克已經在國內的多個城市進行擴張,其中一項業務就包括天燃氣銷售。
包括這一次在南島當中,也能看到斯維塔克的身影。
可是斯維塔克能看到的市場別的國際能源公司,難道就看不見嗎?
目前國內大陸這一塊的市場早就已經變成了一塊香饃饃,競爭的公司實在是太多,要想從當中殺出一片天地來,就得按照當地的習俗,進行人情上的來往,在經過幾年時間的觀察當中,國能集團的每一次重大決策似乎都離不開照明這個生意。
斯維塔克的戰略發展分析師們,早就已經把趙明的名字和照片貼在了黑板上,進行了一係列的分析,通過他們的分析得出的結果是,這個人的思想其實跟資本家的思想非常接近,利益才是合作的先決條件。
所以他們覺得,照明完全有理由說服國能集團和斯維塔克站在一起。
“九裏崗巨大的資源擺在那裏,遲早會進行開采的,我們斯維塔克隻做我們自己擅長的,降低開采成本,降低開采風險。目前我們不論是在前期開采還是後期服務上,都有成套的技術。當初你向我們斯維塔克采購裝備的時候,不正是因為看中我們優質的服務嗎?”
艾瑞克誠懇的看著趙明說道:“現在我沒有人再一次合作了,拋開分歧,結束那該死的法律糾紛,讓我們把上一幅沒有完成的作品繼續完成,對你對我們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大大的驚喜。”
趙明搖了搖頭,“不行,至少在現在是不行的,我們國家的狀況你應該非常了解,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說了能算,這必須要跟我們的國家利益畫上等號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重啟九裏崗。但是我可以答應你們的事,積極主動的去推動這一切的發展,但是結果怎麼樣,我卻不能保證。”
趙明能答應到這個程度,已經達到了艾瑞克的心理預期,像他這樣的資本家往往會在心中給自己畫上三個等級,一,不合格,二,基本達到訴求。三,超出預期。
所以和趙明之間的談話總體來說應該是開心的。
艾瑞克也並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過多的時間,“我們準備在都城海城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裝備技術設計公司,在這一個問題上,希望也能跟國能集團進行合作。”
嘿,老外這次終於開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