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2 / 2)

她在辰時便入了皇帝行轅,但在一處耳房裏等了大半時辰才被傳召去書房裏見了皇帝。

皇甫元坐在書案後的椅子裏,長寧腳步輕盈,進了書房後明眸看了皇甫元一眼,便跪拜道:“兒媳長寧拜見吾皇,吾皇萬歲。”

皇甫元隻見長寧長途跋涉地從潁州城來到滁州城,卻依然精神不錯,膚白如玉,水眸善睞,唇紅齒白,身姿窈窕,不卑不亢,他的手在書案上敲了一下才道:“平身賜坐。”

長寧謝恩起身後並沒有去坐下,說道:“兒媳擅離潁州城南下滁州,還請皇上恕罪。兒媳有要事相稟。”

皇甫元對她就向對慕昭一樣無奈,雖然他對小兒子擅自以慕昭的身份帶兵南下假意投奔劉昶之事十分氣惱,但也拿他沒有辦法,反而被逼得不得不親征欲盡快攻下西都,以確保他不會因在劉昶身邊太久而出事。

此時,他對長寧也是這種拿她沒辦法的無奈。

皇甫元氣悶了好一陣才說:“你是有何事想稟報?”

長寧沒有說齊王派解萬南下之事,她至今還沒有收到她派出去截殺解萬的人馬得手的消息,想來以解萬之能,他並不容易被截殺。

她主要說了太過擔心慕昭安危,以至於惶惶不可終日,知道皇帝攻下了長江以北地區,現在一心想要渡江攻打南朝國都西都,隻是苦於沒有好的渡江之策,而她從小生活在西都,對渡江之事,倒是有一些看法。

皇甫元知道長寧有些智謀,不過對此了解不深,聽她說有渡江之法,便半信半疑,問道:“有何辦法?”

長寧道:“在長江之上架設浮橋,便可以渡江。”

皇甫元本來還帶著期待,聽長寧這般說後,他那期待就沒有了,說:“長江天塹,浮橋堪能架設其上?”

長寧說道:“皇上總要嚐試一次,若是能夠架設成功,便可在近期內攻下南朝了。”

皇甫元雖然不大相信,但是他也沒有否決長寧的這個提議,現在皇甫元已經在讓造渡江的大船,而且已經造出了部分,他畢竟也擔心慕昭,想了想後就說:“朕讓人帥三千人前去試驗浮橋。”

長寧謝恩之後就向他推薦了顧大美,說希望讓顧大美去設計和監督建造浮橋,並且要讓人去尋找最好的架設地點。

皇甫元一一都同意了,長寧告退之後,皇甫元才在心裏想,若是不能成功,便也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不過總要試一試才好。

因南朝和北朝在長江兩岸對峙,是以要通過長江傳遞消息便頗為不易,慕昭也很少傳消息回北朝了。

在皇帝密令將領高鵬誌協同顧大美使用大戰船和大竹竿建造浮橋後,長寧就向皇帝辭行,隨著建造浮橋的軍隊去試驗浮橋去了。

長寧記得趙匡胤攻打南唐時便是采用這個法子渡過長江,不過此時水勢要大一些,所以操作過程更為困難,但在材料準備齊全之後,十天之後,浮橋試驗便成功了。

長寧讓人前去稟報皇甫元,皇甫元因擔心小兒子安危,已經從滁州移駕采石磯。

皇甫元得知浮橋架設成功,便讓用大船將浮橋移到采石來,加上戰船也已經建造好了六成,又征集了不少船隻,在有浮橋的情況下,渡江攻打西都,時機已經成熟。

劉昶是個多疑的人,他現在得仰仗慕昭的軍隊,但他不會讓自己受製於慕昭的軍隊,所以他開始並未讓慕昭的軍隊進城,又從江西調了六萬兵馬護衛京師,準備和北朝一決死戰。

八月二十七,中秋已過,天氣已經漸涼。

解萬躲過截殺,總算想辦法到了西都。

因為要躲開南北軍隊,所以他繞了不少遠路,以至於八月下旬才到西都。

不過他不知北朝已經準備好了浮橋,即將發動總攻,但以他的推測,北朝也不會等太久,畢竟皇帝親征,不會將時間耗在長時間等待戰機之上,不然就會失掉北朝軍隊南下勢如破竹之時的士氣。

其實之前解萬想過,將慕昭就是北朝齊王之事傳揚出去,這樣,南朝劉昶一定不會再信任慕昭,不過,也許慕昭會更早得到消息,然後逃回北朝,這樣就會失掉借劉昶之手殺掉慕昭的機會。

當然,知道秦王雙重身份的人並不多,到時候皇帝皇甫元也可能會猜到時齊王泄了密,到時候也於齊王不利。

若是秦王未死,齊王反而失寵於皇帝,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解萬親自前來對劉昶告密,是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