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園老和尚嗬嗬笑道:“張韋昌啊!你的這張嘴啊,還是那麼沒關沒攔的,當心吃虧在你的這張嘴上哦!”
張幺爺卻說:“吃得虧才打得攏堆,我才不怕吃虧呢。”
靜悟老和尚又是嗬嗬笑道:“你是金剛嘴菩薩心啊!嗬嗬……我當初跟你的老子就說過,你要是肯用工,離佛緣是很近的。”
張幺爺說:“我才不會當和尚呢!孤家寡人的,太沒有趣味了。”
靜悟老和尚聽張幺爺這麼說,立刻合手閉眼,長聲幺幺地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張幺爺也立刻合手,接口說道:“善哉善哉……”
這片世外桃源般的村落都是幹欄式的“吊腳樓”建築,房屋依山而建,半邊靠山,半邊伸出兩條長長的木腿,全部是歇山頂的二層木板結構。房屋最下層用七八根原木立柱支撐,空出的部位用來放置柴草和圈養牲畜,二樓是吃飯睡覺的地方,頂樓便是堆放糧食與雜物的倉儲了。
張幺爺對這樣的建築很是好奇,邊走邊說:“這兒咋也時興修吊腳樓哦?我原來上成都的時候,府南河的兩邊修的也全部是吊腳樓,不過人家的吊腳樓修的比這個紮實,蓋的小青瓦,推窗亮閣的,比這個洋盤得多。它這個用的樹皮蓋頂子,也不曉得漏不漏雨?”
張子恒嘟囔道:“幺爺,你這是鹹吃蘿卜淡操心,人家房子漏不漏雨關你啥事情?”
張幺爺說:“我也隻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靜園老和尚引領著張幺爺和張子恒繞過幾座吊腳樓,徑直朝後山走,在經過一處吊腳樓旁時,冷不丁地聽見頭頂傳來一陣孩子嘻嘻的竊笑聲,扭頭看去,卻見一棵懷抱很大的皂角樹的枝椏間躲著幾個猴子一般精瘦機警的孩子。這群孩子的衣服雖然是千釘萬補並且顯得很陳舊,但是,衣服上的每一個補丁都打得平整妥切,漿洗得也是幹幹淨淨。
孩子們在上麵俯看著從樹下經過的陌生人,嘻嘻地笑著,一臉的頑劣無忌。
這時,又有一堆神秘的人朝著他們迎麵走來,這群人身材都不是很高,隻有一米五六的樣子,個個穿著露出臂膀的短褂,胸肌碩大,肌肉滾滾,古銅色的臉上線條清晰深刻,就像大山岩石的肌理般,凸現出堅硬倔強的性格。他們都穿著一色的藍靛色的粗布衣裳,個個腰間挎著一把一尺來長的自製長刀,肩上橫扛著一支鳥銃,每一支鳥銃都被擦拭得烏漆漆亮鋥鋥的。這群人的裝束倒不是很奇特,倒是他們頭頂上的發髻顯得有點不倫不類的異樣,他們腦袋周圍的頭發被剃得精光,隻剩下頭頂巴掌大的一塊蓄起長長的一撮頭發,然後挽成一個精致漂亮的髻。
張幺爺和張子恒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穿著打扮的男人,一時間有點驚訝了。
領頭的是一個身材越加矮小的三十歲左右的男人,脖子上套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整個身高也就是一米五的樣子。但是,向下看,他有一雙奇特的大腳板和一雙粗壯健碩的腿。
靜園老和尚嗬嗬笑道:“張韋昌啊!你的這張嘴啊,還是那麼沒關沒攔的,當心吃虧在你的這張嘴上哦!”
張幺爺卻說:“吃得虧才打得攏堆,我才不怕吃虧呢。”
靜悟老和尚又是嗬嗬笑道:“你是金剛嘴菩薩心啊!嗬嗬……我當初跟你的老子就說過,你要是肯用工,離佛緣是很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