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四(2 / 3)

近得麻姑音信否,潯陽江上不通潮.

卷43送李秀才入京顧況

五湖秋葉滿行船,八月靈槎欲上天.

君向長安餘適越,獨登秦望望秦川.

卷44越中席上看弄老人顧況

不到山陰十二春,鏡中相見白頭新.

此生不複為年少,今日從他弄老人.

卷45聽劉安唱歌顧況

子夜新聲何處傳,悲翁更憶太平年.

即今法曲無人唱,已逐霓裳飛上天.

卷46櫻桃曲顧況

百舌猶來上苑花,遊人獨自憶京華.

遙知寢廟嚐新後,敕賜櫻桃向幾家.

卷47山中(一作朱放詩,題作山中聽子規)顧況

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個長鬆樹,夜半子規來上啼.

卷48贈朱放顧況

野客歸時無四鄰,黔婁別久案常貧.

漁樵舊路不堪入,何處空山猶有人.

卷49江村亂後顧況

江村日暮尋遺老,江水東流橫浩浩.

竹裏閑窗不見人,門前舊路生青草.

卷50望簡寂觀顧況

青嶂青溪直複斜,白雞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處,向晚春泉流白花.

卷51五兩歌送張夏顧況

竿頭五兩風褭褭,水上雲帆逐飛鳥.

送君初出揚州時,靄靄曈曈江溢曉.

卷52臨海所居三首顧況

此是昔年征戰處,曾經永日絕人行.

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臨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

不知疊嶂重霞裏,更有何人度石橋.

家在雙峰蘭若邊,一聲秋磬發孤煙.

山連極浦鳥飛盡,月上青林人未眠.

卷53聽角思歸顧況

故園黃葉滿青苔,夢後城頭曉角哀.

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日影徘徊.

卷54酬柳相公顧況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喚狂生.

個身恰似籠中鶴,東望滄溟叫數聲.

卷55題明霞台顧況

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過一生.

莫嫌憔悴無知己,別有煙霞似弟兄.

卷56哭絢法師顧況

楚客停橈欲問誰,白沙江草麹塵絲.

生公手種殿前樹,唯有花開鶗鴂悲.

卷57送柳宜城葬顧況

鳴笳已逐春風咽,匹馬猶依舊路嘶.

遙望柳家門外樹,恐聞黃鳥向人啼.

卷58宮詞五首顧況

禁柳煙中聞曉烏,風吹玉漏盡銅壺.

內官先向蓬萊殿,金合開香瀉禦爐.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銀河.

玉階容衛宿千官,風獵青旗曉仗寒.

侍女先來薦瓊蕊,露漿新下九霄盤.

九重天樂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錦筵.

嘈囋一聲鍾鼓歇,萬人樓下拾金錢.

金吾持戟護新簷,天樂聲傳萬姓瞻.

樓上美人相倚看,紅妝透出水精簾.

卷59尋桃花嶺潘三姑台顧況

桃花嶺上覺天低,人上青山馬隔溪.

行到三姑學仙處,還如劉阮二郎迷.

卷60夜中望仙觀顧況

日暮銜花飛鳥還,月明溪上見青山.

遙知玉女窗前樹,不是仙人不得攀.

卷61送李侍禦往吳興(一作送李侍郎從宣城取洞庭路往吳興)顧況

世間隻有情難說,今夜應無不醉人.

若向洞庭山下過,暗知澆瀝聖姑神.

卷62奉和韓晉公晦日呈諸判官顧況

江南無處不聞歌,晦日中軍樂更多.

不是風光催柳色,卻緣威令動陽和.

卷63子規顧況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

卷64海鷗詠顧況

萬裏飛來為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

一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

卷65贈韋清將軍顧況

身執金吾主禁兵,腰間寶劍重橫行.

接輿亦是狂歌者,更就將軍乞一聲.

卷66贈僧二首顧況

家住義興東舍溪,溪邊莎草雨無泥.

上人一向心入定,春鳥年年空自啼.

出頭皆是新年少,何處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榮喻生滅,世間無事不虛空.

卷67登樓望水顧況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卷68湖中(一作洞庭秋日)顧況

青草湖邊日色低,黃茅嶂裏鷓鴣啼.

丈夫飄蕩今如此,一曲長歌楚水西.

卷69歲日作(一作歲日口號)顧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