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情萬種的新年風俗
一、泰國新年:集體江河沐浴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宋幹”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在節日裏,泰國人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麵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幹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
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他們用銀缽裏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幹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福長輩健康長壽,祝福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
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二、印度新年:痛哭不吃飯見麵潑墨水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
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有的地區,在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這也是對人生的慨歎。
還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他們由元旦淩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印度人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紮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燃著火的箭,紙紮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毀,另外在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圖畫。
元旦早上,人們提著精製的小燈,拿著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麵道喜後,就互相將紅粉塗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抬頭見喜。年輕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裏,射到親友身上,稱為“灑紅”,表示吉祥如意。
印度青年喜歡在過新年時不管熟悉與否,見麵就徒手格鬥。圍觀者叫好助威風,這個年輕人往往成為姑娘追求的對象。
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為慶祝新年,在遊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杆,杆頂有一隻盛著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杆上爬去的小夥衛子,小夥子們則在杆下圍成一圈,努力防禦姑娘們對爬杆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奪得小袋取得勝利為止。
三、西班牙新年: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征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