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乏經綸器非瑚璉意廣智量狹中淺幸際昌期濫叨盛選跡誤廁於廟廊榮謬膺夫軒冕固知小載不可以大受而綿力不足以致遠每臨事而兢惕怕捫心而懷赧徒追先皇之殊遇欲圖報塞而強勉結舌之際持論侃侃匪躬之故遭時蹇蹇觸危機而罔恤當逆鋒而直犯豈見可而忘難惟以縮而自反向非聖明之護持葢將大僇之不免既蒙庥而瓦全亟奉頭而鼠竄寂寞之坳寬閑之畈農圃是親麋鹿為伴苟藏拙而引恬因習閑而成散謝世路之紛華遂平生之疏懶肆川泳而林棲玩霞舒而雲卷振素衣於高岡濯敝纓於清澗藉嘉蔭以夷猶求素心而往返遵王路之平平履幽貞之坦坦內深省乎百愆德敢忘乎一飯時歌詠夫太平聊優遊吾衰晚木翁自讚
文正 謝公年譜
七世裔孫鍾和重輯
門人倪宗正編
正統十四年己巳冬十二月二十八日公生時新構落成甫遷居而生公大父直庵公在閩中聞之喜遂以命名
景泰元年庚午
二年辛未
三年壬申
四年癸酉
五年甲戌始就外傅
六年乙亥
七年丙子從舅氏憤齋鄒先生學府巳能屬對一日直庵公與憤齋夜坐偶聞蛙聲遽曰蛙鳴水澤為官乎為私平應聲曰馬出河圖將孔也將治也直庵公與憤齋大奇之
天順元年丁醜
二年戊寅
三年己卯
四年庚辰時年十二父簡庵公以禮經授之初作經義即成章不煩改削直庵公見之甚喜自是學日益進
五年辛巳
六年壬午
七年癸未時年十五家事鞅掌簡庵寡兄弟無分其勞者公早暮服勤而學亦不廢
八年甲申
成化元年乙酉
二年丙戌
三年丁亥郡守京口吉公惠見之欲辟為從事懇辭吉公嘉其誌曰於提學憲副劉公遂補邑庠弟子員
四年戊子初應浙江鄉試不偶歸益勵誌進學
五年己醜
六年庚寅
七年辛卯提學僉憲鬆江張公悅臨邑考校擢置案首大器之是歲鄉試複不偶
八年壬辰張公再考校仍置案首遂補廩膳生
九年癸巳
十年甲午中鄉試第一名藩臬諸公見之喜鹹相謂曰此甚似商公異日名位必繼之矣
十一年乙未會試禮部學士瓊台丘公得卷甚稱賞取置第三名猶以得卷間晚不 其文為恨
廷對擢第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先是京中苦霪雨
廷試之朝 製策甫降天忽晴霽縉紳皆喜以為得人之征時方
詔翰林諸臣就館閣進學自是益肆力弗怠閣老而下鹹器重之
十二年丙申
十三年丁酉
十四年戊戌初考書最授權
勑命進階文林郎推 封簡庵公如其官母鄒氏妻徐氏皆安人
十五年己亥
十六年庚子時憲台中有以附權幸驟升都憲者諸台官相率持厚幣請文為賀峻拒之公在翰林廉慎自將不妄交際類如此
十七年辛醜同考會試鄉人有不第者肆為醜詆弗與較巳而廷試一甲第一第二名皆公所取而亦鄉人也眾始服焉
十八年壬寅公次子丕生於京邸公亟以書報簡庵公即命為仲弟於五公後先是於五公蚤世簡庵公鄒安人痛惜不置公亦念未有為其後者徐安人自生長子正後十四年而複生丕人以為孝友所感
十九年癸卯冬滿九載銓曹例試一論塚宰曆城尹公取董子正心以正朝廷語為題授公曰是語老夫端有望於子尹公在銓曹素名有知人之鑒自公初登第即以台輔期待之相見必加禮既書最升右春坊右諭德
二十年甲辰春再與會試同考時孝宗毓德春宮憲廟慎簡侍從公遂選充講讀官內外鹹以為得人
二十一年乙巳充 經筵講官
二十二年丙午三載書最授誥命進階奉直大夫加封父如其官母妻俱宜人
二十三年丁未孝宗龍升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加支從四品俸
弘治元年戊申初開 經筵奉勑充講官仍 日侍講讀與修
憲廟實錄時上在諒陰內侍郭鏞者方寵幸遽請選妃嬪以備六宮公上疏諫其畧曰伏聞陛下因內侍進言欲選妃嬪以充後宮臣愚聞之且懼以為陛下聰明神聖豈宜有此舉動夫六宮之製固所當備而三年之憂豈容頓忘今山陵之功未畢諒陰之痛猶新曩陛下以神器之重萬幾之煩勉遵遺詔俯從吉典葢亦出於甚不得巳臣知陛下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之心未嚐頃刻少衰柰何遽有此事必進言者巧為諛詞以動陛下而一時誤聽之耳陛下春秋向盛如日初升血氣未定如泉始達況至孝格天深仁覆物眾所祝願天必降休維熊維羆之祥螽斯麟趾之慶將有不期然而然者俟山陵既畢禮製既終徐議其事亦未晚也疏入命禮部會議於是尚書周洪謨等請如臣遷之言行於祥禫後庶為得禮上從之鏞銜其說之不行亦不能有所加也
二年己酉乞告省親時上方勤聽講 不允公自為講官務積誠意以開悟聖聰每將進講必謝絕人事焚香設案置講章預為演習如在上前及當講敷暢詳明無少疑滯上每傾耳聽之後之柄用葢眷注有素也是歲以歸省不遂遣長子正迎養
三年庚戌春簡庵至京邸就養迄冬思歸公再疏懇乞送父還鄉且省母上嘉其孝誠特許之賜白金文綺及寶鈔為道裏費且詔馳驛往促令速來是歲冬十一月抵家
四年辛亥春三月還京夏四月滿三載書最進階春政大夫秋八月
實錄成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加支從三品俸冬十月聞母宜人訃乞還鄉守製上命有司為營葬且遣官諭祭實異數也
五年壬子冬葬母宜人於其鄉牛屯山之麓
六年癸醜繼丁簡庵公憂
七年甲寅葬簡庵公預以開壙合葬請上遣官諭祭令有司如製終事
八年乙卯春 內閣員缺 命多官公舉五六員公與長沙李公同被 簡擢召命至家時服尚未闋秋八月既終製乃赴召冬十月至京具疏辭重任乞仍供舊職不允優旨敦勉蒞事升詹事兼職如故時武宗在東宮將出閣特圱儲端之任也公赴召廵按移檄有司具水手銀若幹公郤之即以為重陣鄉賢祠費邑人頌焉
九年丙辰 命主考禮部會試所取多知名士眾鹹稱之時日講視初年少間公特具疏以請上嘉納之是歲 賜二品服
十年丁巳奉勑修大明會典充總裁官有諫禁中祀三清等疏賜屬帶
十一年戊午春東宮出閣奉勑升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冬以詔書例授誥命進階資政大夫妻加 封夫人贈祖考考惛如其官祖妣妣皆夫人是歲清寧宮災疏請修人事以應天變詞甚剴切上嘉納之引咎乞避位 不允
十二年己未太監李廣死欲例加恩典公力陳其不可上從之時內外文武群僚多有與廣交結者科道交章論列而近幸或曲為掩護公力勸上從公論以清朝綱上以幹礙眾雖務為令容而後亦漸次罷黜矣是歲賜一品服
十三年庚申東宮既出閣屢疏請遠佞幸親儒臣戒嬉遊勤講讀上每嘉納之
十四年辛酉虜犯大同官軍失利上為之旰食遣內侍持 手劄問安邊機宜公立疏十二事以進上即行之時國用頗乏兵部尚書鈞陽馬公文升奏請於南方折銀米內每石加銀二錢本至閣下公執不可曰南方多官田稅額甚重有畝至一石以上者宣德正統間知民不堪命故立折銀法以寬之今若加二錢則反重於本色民複重累矣且足國惟在節用用不節雖加賦何益請付外廷公議其可否本既出物議沸騰事遂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