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在殿上言語得體,言之有物,的確是有才學的人。三人答辯完,朱見深欽點了張升為狀元。榜眼、探花分別為蘇少英、李逍遙,並設宴款待了他們。

蘇少英一直同他眨眼睛,朱見深裝作沒看見,傳音讓對方老實一點。放學後,不對,是吃飯後別走。對方點點頭,又露出笑容。

朱見深一臉憂鬱,總覺得大明朝的官員隊伍裏,混進了個畫風不對的家夥。

作者有話要說:這裏的李逍遙真不是劍仙哦,是李尋歡他哥,扭頭。因為書裏沒出現過名字,求助網友,他們還給了個更坑爹的答案:李莫愁……

☆、第97章 偽造戶籍

其實朱見深身處在這個武俠世界,畫風就從來沒有對過。

相較於奉天殿上的肅穆,天子賜宴時,氣氛就輕鬆得多。除了新科一甲前三人參加,朝中有幾位大臣,也留下來一起用膳,提點後輩。‖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今年剛升官的工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劉定之,同李逍遙閑聊了起來。朱見深耳朵尖,聽見對方撫須誇獎道:“李賢侄,你李家一門六進士,父子雙探花,可謂是一樁美談呀。”

李逍遙道:“世伯謬讚。家父寄希望於我金榜奪魁,如今得知我與他一樣是探花,恐怕回家要與我置氣了。”

劉定之自己就是殿試探花出身,口中囔道:“探花郎好,探花怎麼啦。你父親若與你置氣,明天去翰林院,我就要好好念叨念叨他。”

李逍遙笑道:“多謝世伯對小侄的嗬護,您要真去念叨我爹,他非得打斷我的腿不可。”

劉定之道:“你爹雖然古板,但教學倒真有一手。你那弟弟小小年紀,與你一般天資絕頂,才氣縱橫,今年鄉試得了解元,將來大考,想必也要入翰林院的。”

李逍遙道:“承你吉言,侄兒替家弟尋歡,先謝過世伯金口了。”

尋歡?李家——

李尋歡!

朱見深恍然悟了,不再偷聽他們的對話。

既然北武林有快活王,多一個小李飛刀,當然也不足為奇!快活王的兒子王憐花,還將自己一生所學之武功及醫術、毒術、易容、放蠱、攝心術等雜學寫成《憐花寶鑒》,交給李尋歡。結果被林詩音私吞了。他們是同時代的人,年齡相仿,隻不過沈浪、王憐花出名時,李尋歡還在科舉路上。

朱見深記得,李尋歡是世家公子,曆代纓鼎,所住李園,門上更寫有“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的字樣。

李尋歡的爹,老探花自己沒中過狀元,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兩位天資聰慧的兒子身上,隻望他們能中個狀元,來彌補自己的缺陷,誰知大李一考,又是個探花,人都悶悶不歡,隻望小李公子能爭氣,誰知命不由人,這位小李公子雖然驚才絕豔,但一考之下,又是個探花。

老探花失望之下,沒過兩年就去世了,接著大李探花也得了不治之症,小李探花李尋歡心灰意冷,索性辭去了官職。朱見深一回憶這段,簡直醉了。

旁人一輩子科舉,考不上一甲,他們父子三探花,同朝為官,居然鬱悶死了?

雖然武俠世界,當官員沒有俠客有存在感,但見這一家人這麼不知足,讓朱見深想狠狠抽打。真當朕的探花是白菜嗎?這種當上探花以後,失望之極的態度,讓廣大學子們如何自處?

其實李尋歡他哥,如果叫李尋情,而不是李逍遙的話,朱見深在見到他手上的繭子時,就應該猜出來了。

傳聞小李探花一身驚世駭俗的絕頂功夫,是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