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船!”唐海也大吼了起來。
駕駛室裏,珍妮弗已經強行把船給停下,正在待命的一名水手也有些措手不及的奉命拋錨。
唐海、珍妮弗、梅林、哈德利、尾巴,五人聚到了船頭上。
海豹島的位置在導航圖上標注得很清楚,就是這裏,大夥是開著導航儀過來的。
然而此刻到了這裏,卻隻能看到海麵平靜,極目遠眺海麵空曠,北極特有的多雲低矮壓著海麵一般,明明是大白天這裏卻沒有敞亮的感覺。偶爾會有半米不到的海浪拍打在船舷上,但因為小公主號噸位太大,拍打出的浪花都濺不上來。隻是船隻的擺動能讓人明白海麵之下並非平靜。
大夥麵麵相覷了好一會兒,尾巴才甕聲問道:“頭兒,是不是你們聽錯了,其實不是海豹島?可能是海蛇島什麼的?”
“蛇類在寒冷氣候下會冬眠,你覺得北冰洋會有海蛇嗎?居住在最寒冷地區的蛇是北極蝰,但其實也隻能生活在北緯67度,到不了我們這裏。”
“那是不是你們聽錯了,或者北極島嶼太多,其實海豹島另在別的地方?”哈德利也提出了疑問。
“那這裏至少應該有一座小島。”珍妮弗道。
“先做飯吧,在這裏停留兩小時看看情況。珍妮弗,隨時注意氣象變化。”唐海雖然覺得這時候應該走掉才合適,在船上的每一刻都是寶貴的,但心中似乎總有一個聲音在和他說,就是這裏沒錯,這個聲音叫做直覺。
船上有不少捕魚能手,就連唐海至少都可以自稱有經驗的老漁夫了,但不同海域、不同時間,使用的捕魚經驗是不一樣的,哪怕是幾個曾經來過北冰洋的漁業畢業生,這會兒也沒誰提意見。
海捕很賺錢。但很多人會忘記計算損耗。
油耗其實是最小的部分,工資也不算什麼,重頭戲是船隻服役年齡。
船隻折舊費太少了,10年5%的折舊。500萬美金級船隻10年後還能賣到450萬美金?怎麼可能。
一般船隻的服役年齡也就是那麼十幾、二十年,特殊船隻和超級船才能到30年以上。
普通的千噸級魷釣船就要1500萬美金以上,假設15年要變成老舊船舶淘汰到二線,賣舊船能拿回三年的錢,那麼再加上貨幣貶值、船員工資、各種開支。這十年平均每年魷釣船至少也要有250萬以上的進賬,才能不虧本。
唐海之所以拒絕參與垂釣長鰭金槍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收獲少。他可以開價到喪心病狂的國際標準,大麗菊一艘船就拿80%,照樣大把的職業漁夫、周末勇士們願意登船跟他去釣魚。
但公主號每開24小時就是5000美金左右的各種損耗,慢慢算下來,釣艇這麼幹是賺錢的,但賺錢比例大,賺的數量不見得多,公主號一開動。賺的數量可能大,但比例就小了。
想想上次在新船重工低價買了兩艘船,估計也就這幾年能買,打響了國際名氣之後就會這麼便宜了,以後是不是要物色一下賣船的新公司,甚至是別的一些靠重工出口的國家來買船?
唐海在大麗菊徹底活成了大爺,在這裏看風景,唱著濤聲依舊,珍妮弗就拿著麵包和擠壓式的黃油過來……
麵包其實是不頂餓的東西,那麼大一個。捏起來就剩下那麼一點,怎麼可能頂餓?
老美這邊飲食習慣,主食攝入量極低,土豆也算在內。平均主食熱量隻有中國人65%左右。蔬菜更是少得可憐,因為土豆有維,所以他們吃菜很少。但肉製品、奶製品、油,攝入量就超標了,一支牙膏的黃油碰上愛吃黃油的,最多兩天就吃完了。這可是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