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合花開(1 / 2)

農業如何‘走出去’?

農業部還在考慮,但商人們早考慮過了,農業部還沒動,中資集團們就已經先動了。

商人們的嗅覺是最敏銳的,在數年前中國種草大王張仁武就說出了一句名言。

“中國有一億富裕階級,他們開著名車,住著豪宅,拎著,但吃的是垃圾食品。”

張仁武這話的意思是,這些人就是最大的消費團體,東西賣貴diǎn,隻要安全,他們肯定買。

張仁武一出國門,結果發現國外好多地閑置著,別國人太少了,沒人來開發,然後他就搞機械大開發,又發現成本更低了……

張仁武刺激到了神級果樹專家柳傳誌,柳傳誌一聽國外地多人少,趕忙也全球大調查,最後他的目的地是智利。

接著國家農業開始啟動,領頭人是北大荒集團、薪疆建設賓團、綠田園生態農場等等種糧食和果樹,佳沃集團種藥材和貴重植物……

這一diǎn國內用的是當初的日本模式。

日本耕地是很少的,但日本在國外合資的耕地,總麵積是國內的3倍!

這一情況的發現刺激到了農業部門,稍一打聽,許多國家地形、交通等問題,工業區和農業區是分開的,許多國家為了創收,地隨便收,美國如伊利諾伊州因政斧收入太低也不限製中資租地或是購地,聯邦政府也管不了他們。

也有限製中國‘全球大種田’的,比如巴西新出台的正策,把外資個人限購5000公頃下調到100公頃,不過都是上有正策下有對策。咱們啥也沒有,就是人多!50個人報名拿下,再統一管理……

糧食照著日本的發展軌跡學就是了。肉類和海鮮進口目前也是照著學,隻要思考一下中國社會環境稍稍改改就行,不用太麻煩思考。

麗莎提出的解決大麗菊海鮮出口的辦法,就是趁著這幾年國內市場擴大、近海類海產減產,把大麗菊的東西賣過去。

這種生意等到中國海產大養殖時代來臨就不好做了。

麗莎還分析了,許多農民不種田了。搞海產的許多也不做了,地其實正在被慢慢被收回、集中,大機械時代快要來臨了。

大麗菊現在不用急著瘋狂建設自己,打通銷量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現在唐海賣東西回國,國內肯定歡迎,海鮮商和終端加個價就能賺,他們也開心。

唐海幾個聽得沉默,他們之前都陷入了一個誤區,中國經濟普遍不高。所以大夥都在想怎麼賣鯉魚。

但麗莎一說他們才記起,美國有一億中產,中國同樣也有一億中產,而且老美沒中國人那麼愛吃海鮮!

唐海問:“那怎麼賣?派人和官方先接觸?”

“唐先生忘記‘酵素神話’了?就用這個模式。隻要在日本站穩了腳,就能在國內也站穩腳。”

酵素是唐海近年來聽到的最大的飲食騙局。

自從知道日本人人均壽命超高之後,很多人對日本的東西就過度追求,唐海就見過一群人跑日本搶購殺菌馬桶蓋的……

那馬桶蓋的確是好東西,雖說是國內生產。但太貴了,是不投放國內市場的。都賣日本賺外彙,畢竟是有用的東西,買就買了。

但酵素……

那就是拿日本的雜貨桶、垃圾桶泡diǎn水果來賣果汁,不知道誰想出來的,人家日本的酵素也不是這麼做的啊。

而且那就是排毒產品,和延年益壽關係不大。

唐海對酵素這麼深惡痛絕。倒不是被坑過,而是他是賣海鮮的!每多一個人認定酵素才是長壽原因,他不就少了一個潛在客戶?況且酵素本身也是被中國大媽團炒起來的。

“酵素神話?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