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叢的貽貝被機器給刮下來,繩子一會兒會再放回去。這是一種推廣度很廣的延繩式貝類養殖剝離裝置。
唐海的貽貝養殖技術,在養殖方麵是用各國共通的,每個小區域的貽貝不會搜集完,會特地留幾條垂直下去的繩子做親貝拿去進行培育,培育池會培育出一條條的附著著種苗的繩子,然後再放回海裏,其中還包含選親貝培育一堆工程,需要大量技術人員……大麗菊現在正在組建貽貝研究室,但這種研究沒那麼快出成果……
而且唐海采貝也不會一次性把所有片區都采集完,要保持隨時可以采集的可持續發展。
隻有出現大地震,唐海的養殖區才會全軍覆沒,哪怕是出現台風,在台風形成的時候,如果預測有危險,唐海會立刻進行半日瘋狂搶收,這樣最多就是不賺錢,要虧是很難的!
小船負責維護和搜集繩子、放繩,大船上有機器進行脫殼。
貽貝在13到25攝氏度左右最適合生長,所以大麗菊也是溫度適合養殖區域,本來應該還有投喂飼料、糞便排放、腐_敗物排放等等,但那就有違唐海生態漁業的初衷了,所以產量並不是很樂觀,一畝地隻有3噸產量……
這是厚殼貽貝的幹品產量!帶殼超過了8噸畝產!
唐海看到另一艘公爵號緩緩靠岸,一箱箱脫殼的貽貝被送了上來,到一旁轉動著如同攪拌機的機器轉動,慢慢的一個個分開,然後被送入暫養區,養兩天用來排淤泥,接著有的當鮮貝送去給沃爾瑪的運輸車。有些則是被送去大麗菊的熱壓脫殼機進行脫殼,然後弄幹大麗菊現在已經有完整的流水線了,預算就在早期投入裏……
這就是美國人少的好處了。可以輕易用機器代替人,不用擔心人員安置問題!
唐海自己計算了一下。大概20萬美金的最新機器效率可以和50人比,50人月開工資怎麼也要開到15萬,就算機器消耗大,兩三個月也回來了。不過比起大型陸地農用設施一個機器效率等於好幾百人,海產機器效率還是差很多。
最近唐海聽說國內在進行全麵‘機器換人’推廣,國內也是在快速發展中……
唐海帶著蘿絲走過去,拿起一枚巴掌長如同黑色鑽石的厚殼貽貝,心想自己有生之年應該看得到全球化的‘人剝削機器’的時代來臨吧?
這種厚殼貽貝種苗唐海是和貝類養殖基地買的。大麗菊自己的育苗基地目前做貝類的育苗比較難,哪怕下一波、下下波,未必有好結果,估計還得繼續買珍妮弗她那華裔老師的……
唐海又把貽貝放下,心中慢慢盤算現在大麗菊賬目上有多少錢。
本身2億6,店鋪開支花了兩千萬,但州長先生的捕撈補貼下來了……
很多不是漁業工作崗位的人,對美國漁業有很大的誤會,覺得美國對中出口鯉魚能拿美國補貼。
大河漁業這級別的亞洲鯉魚捕撈公司在美國有5個,其中3個對中銷售。另外兩個是做魚糜生意的。
對中冰鮮出售的鯉魚都是直接捕撈上來,然後檢重分級,送入華氏46度。也就是零下43攝氏度進行速凍,立刻送到港口裝船運輸出去。
當年伊利諾伊州公共衛生部為了消滅鯉魚,提倡大家食用,美國地質調查局為了推廣鯉魚甚至在網上弄了一套叫做《飛魚,美味》的視頻,然而反響平平,大河漁業這樣的無論怎麼說亞洲鯉科不同於歐洲鯉科,亞洲鯉科是上層魚類,受汙染比一般每天都可以吃的罐裝金槍魚小得多。而且捕撈地點都是深山、農業區,絕對不會在工區以及曾經的工業區捕撈……
但依然找不到什麼人買。
反倒是下層魚類歐鯿比較受歡迎。因為刺少,誰管汙染大不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