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玩耍,或跟著阿兄就是了。”

“放心,長安城中各種各樣的貴女都有。說不得什麼時候,你便能遇上一個兩個呢。”

“阿娘放心。我不著急,靜靜等著便好。”

“確實,這都是緣分。”

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

車隊穿過春明門,偌大的長安城便如畫卷一般徐徐在眼前展露開來。十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在長安城中並不鮮見,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很快便彙入了來來往往的車馬人流之中。崔菀娘生性好奇心強,伸手勾起車窗竹簾的一角,悄悄向外看去。高大的裏坊牆壁,川流不息的人群,比她去過的任何地方都更熱鬧。黑發黑眼的行人中,時不時還會出現幾個高鼻深目的胡人,或穿著圓領袍或身著胡服,怎麼瞧都很是有趣新奇。長安城果然與眾不同,猶如海納百川一般,也不知藏著多少趣事等待著她去挖掘。

見她彎起嘴角,王玫順著她的視線看了幾眼,便轉開了目光,低聲囑咐丹娘待會兒回府之後,就直接去點睛堂收拾一番。雖說家中一定早已經安排妥當,但畢竟不知他們一家的喜好,可能仍有些細節之處需要調整。

馬車之外,因崔思年紀幼小,崔簡擔心他驚馬,便將他拎到跟前坐著。乍一看去,他們倆生得極為相像,兩雙十分相似的桃花眼自有風流,卻都極其淡定。王旼忍不住逗弄道:“阿茗這是頭一次回長安城,居然目不斜視,難不成不喜歡長安?”

崔思搖搖首,言簡意賅道:“喜歡。”但眼下周圍隻有延綿不斷的高牆與眾多人流,有什麼值得他多看幾眼的呢?

“若有什麼想去的地方,盡管告訴我,我一定帶你去。”王旼又道,順便抹黑崔簡、崔希,“你阿兄和堂兄成天都趕赴各種文會,大約沒有空閑陪著你。”

不料,聽得此話,崔思卻並未流露出歡喜之色,反倒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原來表兄這麼閑……”阿兄阿姊一向都很忙碌,要赴不少邀約,但他們都會盡量抽出時間陪他,誘惑他出門頑耍,崔思早便已經習慣了。隻是沒想到,二表兄居然時時刻刻都有空閑——連他每天都忙著讀書、種藥草、炮製藥材呢。難不成,他就是傳聞中的紈絝子弟?

王旼徹底噎住了,他總不能說自己最近確實有些不務正業罷。眼見著前方就到了勝業坊,他便撥馬回到馬車邊:“姑姑,我先回宣平坊,告知祖父祖母這個好消息。”

“將我準備的禮物都帶回去罷。明日正逢休沐之日,我會帶著阿實、寶娘和阿茗拜見阿爺阿娘。”王玫道,兩輛馬車隨即單獨駛了過去。王旼拱手行禮,又向崔簡等人告辭,揉了揉崔思的小腦袋,這才家去了。

不多時,馬車隊便駛入了勝業坊崔府,在內院門前停了下來。

王玫與崔菀娘下了車,抬首便見小鄭氏帶著三個各有風姿的少婦迎了過來。她微笑著上前把住小鄭氏的手臂:“怎好讓大嫂來接我們?”崔菀娘則眨眨眼,輕聲喚道:“兒見過大世母,三位嫂嫂。”那三位少婦也忙與王玫見禮,又親熱地叫著妹妹。

小鄭氏打量著這母女兩個,讚道:“十年過去,你的形容仿佛從未變過。寶娘也生得如此玉雪可愛,讓人見著就喜歡得緊。”

“大嫂才是一直都那麼年輕呢,絲毫看不出早便是已經做了祖母的人。”王玫笑道,喚崔思過來,“阿茗,來見過大世母。”

崔思規規矩矩地上前行禮,小鄭氏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臉頰:“阿茗生得和阿實太像了,一時間我還以為回到了十年之前呢!”

妯娌二人敘著離別之情,往正院內堂而去。王玫也認識了三個侄媳婦:大郎崔篤之妻鄭氏,是鄭夫人與小鄭氏隔房的族侄女。崔家與鄭家一直維係著親密的姻親關係,看來是不打算斷絕了。血緣近了便找遠些的,一樣是美滿的婚姻。二郎崔敏之妻是河東裴氏女,倒並非出自尚了臨海大長公主的西眷裴,而是洗馬裴氏,族中也呈漸起之勢。三郎崔慎之妻是蘭陵蕭氏女,乃宋國公蕭瑀的族曾孫女,正經的前朝宗室嫡支女。因著崔家人的喜好差不多一致,這幾個媳婦性子雖不盡相同,卻都是落落大方之人,也已經都給崔家增添了兒女。

幾個侄女的婚事,她也早在書信中便知道了。

崔蕙娘嫁入河東柳氏——雖說同為河東三著姓的柳氏、薛氏並不如裴氏那般蒸蒸日上,但也是一等一的世家名門。且百餘年後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便是河東柳氏子。崔家人千挑萬選,相中了柳氏東房的嫡支嫡長子。崔蕙娘與那柳氏子見了幾麵,雙方都有意,這才點頭答應了這樁婚事。兩人如今琴瑟和鳴,很是恩愛,目前已經育有一子一女。

崔芝娘則成了王家的媳婦,嫁給了王昉。因兩家是親上加親,兩個孩子幼時也曾見過,彼此都很有好感,小日子過得更是十分甜蜜。最近,他們也剛剛得了長子——這也是王家的嫡長曾孫。王奇與李氏終於做了曾祖父曾祖母,自是歡喜無比。

崔英娘剛到了及笄的年紀,正在相看之中。因崔蕙娘、崔芝娘的前例,清平郡主也有意讓她低嫁。畢竟,如今崔家完全不必靠著聯姻來鞏固自家的權勢,也很不必因姻親關係太過錯綜複雜,反倒讓旁人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