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上麵說了,凶手作案的側重點在第三起案子上,作案動機很可能是想為徐宏鳴冤,想找出真正的凶手。那麼放眼所有與白秀雲一案有牽扯的人,誰最在乎這兩點呢?徐陽肯定是一個,還會有別的人嗎?會是白秀雲的兒子嗎?
第三,首先來還原一個事實,那就是白秀雲當年並未遭到過強奸,這一點凶手顯然是知情的,所以在他第三次模仿作案中,也未出現強奸行為。那麼誰能了解到這一事實呢?當年的凶手肯定知道,核心辦案警察也會知道,另外還有誰呢?不僅僅是這些,關於白秀雲一案中所有案件記錄最終都被歸檔秘密封存,除了當年的凶手和核心辦案警察之外,“毒打臉部”“下體塞入蠟筆”,這兩個案件細節還有誰會知曉呢?
第四,來看看本案凶手在第一次作案中,通過網絡論壇將案情公之於眾的那個帖子。他在帖子中敘述屍體呈現姿態是這樣寫的:“屍體呈頭南腳北仰臥姿勢……”這樣一個語句,是不會出現在普通老百姓口中的,它往往出現在報道罪案新聞的記者口中,或者罪案小說家口中,當然還包括警察,又或者熟悉警察工作的人……
第五,如先前所分析的那樣,凶手對玉山街道非常之熟悉,他應該就是本地人。而綜合凶手短時間內連續三起作案的表現看,可以說手法幹淨利落,邏輯思維嚴謹,作案訴求表達得基本清楚,具備一定智力水平,是一個典型的有組織型殺手。以往說過很多次,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這種有組織型殺手通常都選擇他們相對了解,但又不暴露他們日常活動範圍的區域實施作案。所以說本案凶手選擇在他生活的區域,而且是一個非常小的範圍連續作案,則顯得有些反常,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他想要影響警方的調查,或者想近距離觀察和參與警方的調查,那麼誰具備這樣的條件呢?最關鍵的是,他實時關注警方調查動態的目的,又是什麼?
那麼,以上五點交錯在一起究竟可以指向誰?
其實,在韓印羅列出一個又一個疑問的同時,一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麵孔也從他腦海中相繼掠過。他相信凶手既然如此迫切地想引起世人的注意,又是如此關注警方的調查,說不定他就在他們身邊,那些疑問中的關鍵詞:急迫、注意度、鳴冤、曉知案情、內行的語言、近距離窺視警方辦案……它們交織在一起,會讓誰定格在韓印的大腦中呢?
不知過了多久,一絲欣喜在韓印臉龐上現出,顯然他已經有了一個名字,但抬手推了推鏡框之後,又陷入凝思中……
上麵的結論全部來自行為特征分析,缺乏實質定罪的證據。韓印想起幾個小時之前的討論,同樣也設置一個局,給凶手來個請君入甕?不,太煩瑣!韓印倒是覺得可以試試“前一個策略”,由三十多年前的真凶引出本案凶手,其實也並非不可能!
第二,上麵說了,凶手作案的側重點在第三起案子上,作案動機很可能是想為徐宏鳴冤,想找出真正的凶手。那麼放眼所有與白秀雲一案有牽扯的人,誰最在乎這兩點呢?徐陽肯定是一個,還會有別的人嗎?會是白秀雲的兒子嗎?
第三,首先來還原一個事實,那就是白秀雲當年並未遭到過強奸,這一點凶手顯然是知情的,所以在他第三次模仿作案中,也未出現強奸行為。那麼誰能了解到這一事實呢?當年的凶手肯定知道,核心辦案警察也會知道,另外還有誰呢?不僅僅是這些,關於白秀雲一案中所有案件記錄最終都被歸檔秘密封存,除了當年的凶手和核心辦案警察之外,“毒打臉部”“下體塞入蠟筆”,這兩個案件細節還有誰會知曉呢?
第四,來看看本案凶手在第一次作案中,通過網絡論壇將案情公之於眾的那個帖子。他在帖子中敘述屍體呈現姿態是這樣寫的:“屍體呈頭南腳北仰臥姿勢……”這樣一個語句,是不會出現在普通老百姓口中的,它往往出現在報道罪案新聞的記者口中,或者罪案小說家口中,當然還包括警察,又或者熟悉警察工作的人……
第五,如先前所分析的那樣,凶手對玉山街道非常之熟悉,他應該就是本地人。而綜合凶手短時間內連續三起作案的表現看,可以說手法幹淨利落,邏輯思維嚴謹,作案訴求表達得基本清楚,具備一定智力水平,是一個典型的有組織型殺手。以往說過很多次,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這種有組織型殺手通常都選擇他們相對了解,但又不暴露他們日常活動範圍的區域實施作案。所以說本案凶手選擇在他生活的區域,而且是一個非常小的範圍連續作案,則顯得有些反常,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他想要影響警方的調查,或者想近距離觀察和參與警方的調查,那麼誰具備這樣的條件呢?最關鍵的是,他實時關注警方調查動態的目的,又是什麼?
那麼,以上五點交錯在一起究竟可以指向誰?
其實,在韓印羅列出一個又一個疑問的同時,一張張熟悉而又陌生的麵孔也從他腦海中相繼掠過。他相信凶手既然如此迫切地想引起世人的注意,又是如此關注警方的調查,說不定他就在他們身邊,那些疑問中的關鍵詞:急迫、注意度、鳴冤、曉知案情、內行的語言、近距離窺視警方辦案……它們交織在一起,會讓誰定格在韓印的大腦中呢?
不知過了多久,一絲欣喜在韓印臉龐上現出,顯然他已經有了一個名字,但抬手推了推鏡框之後,又陷入凝思中……
上麵的結論全部來自行為特征分析,缺乏實質定罪的證據。韓印想起幾個小時之前的討論,同樣也設置一個局,給凶手來個請君入甕?不,太煩瑣!韓印倒是覺得可以試試“前一個策略”,由三十多年前的真凶引出本案凶手,其實也並非不可能!
韓印打開錄音筆,吳斌師傅低沉的聲音在屋子裏響起,老人家敘述白秀雲一案的畫麵曆曆在目,讓韓印不免唏噓……
白秀雲一案,很明顯為熟人作案,整個作案從頭到尾都充斥著怨恨的情緒。
行為特征分析的理論表明:受害者麵部遭到正麵嚴重攻擊,通常都來自一個熟人凶手;另外,凶手作案後任由院門和房門敞開,而且現場客廳中一片狼藉,死者白秀雲的衣物更是被扯碎隨意扔在地上;再加上除去徐宏的一組指紋,另一組屬於凶手的指紋是淩亂的和不加任何掩飾的,等等。由這一係列現場特征可以看出,凶手當時正處於無比憤怒、癲狂和失去理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