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秘方八中藥美白(2 / 3)

當歸內服可活血補血調經,使皮膚光澤紅潤,最適合婦女平時保養。敷臉可活血淡斑,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細嫩有光澤。

【注意】

當歸有活血作用,敷臉時有輕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中藥麵膜丹參

【性味】

苦、微溫。

【歸經】

入心、肝經。

【功效】

活血化瘀、排膿、平痤滅瘢、寧心安神。常用於心髒病、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瘀血疼痛、黃褐斑等。外用治粉刺痤瘡、瘢痕疙瘩、黑斑等。【美容應用】

丹參有活血化瘀、消炎排膿的作用,外用敷臉可改善黑斑及皮膚暗沉,對青春痘、疤痕組織也有作用。

【注意】

丹參敷臉時,一般都與其它中藥粉混合使用,它有輕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中藥麵膜桃仁

【性味】

苦、甘、平。

【歸經】

入心、肝、大腸經。

【功效】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常用於月經不下、痛經、各種瘀血腫塊、跌打損傷、麵部黑斑等。

【美容應用】

桃仁有活血化瘀、潤膚去皺、收斂毛孔,可用皮膚幹裂、皺紋、黃褐斑、皮膚搔癢、酒渣鼻等。

【注意】

桃仁對皮膚有輕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中藥麵膜川芎

【性味】

辛、溫。

【歸經】

入肝、膽經。

【功效】

祛風燥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治療瘀血頭痛、月經不調、經痛、胸悶胸痛等。

【美容應用】

川芎能活血化瘀、烏發豐肌,可用於黑斑、頭發早白等。時,用藥粉敷臉,煎汁洗發。

【注意】

有輕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中藥麵膜金銀花

第三節、清熱除痘中藥青春痘是許多年青人的“麵子”問題,其外在的原因是毛囊堵塞發炎,所以要用一些清熱解毒消炎的中藥,如金銀花、大黃、黃芩等。

金銀花

【性味】

甘、寒。

【歸經】

入肺、胃、心、脾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暑利咽。銀花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治療各種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氣管炎、肺炎、皮膚炎、瘡癰紅腫等。

【美容應用】

銀花有清熱消炎的作用,可用於青春痘、麵皰、扁平疣等的治療。可磨粉,加水調合後,在痘子局部貼敷。也可煎汁後,用紗布淨藥汁敷於患部。

【注意】

一般多局部使用。

中藥麵膜大黃

【性味】

苦、寒。

【歸經】

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

【功效】

清熱瀉火、除積通便。用於治療熱積便秘、瘀血經閉、腹脹腹痛等。外用治療瘡瘍癰腫、疔瘡、丹毒、痤瘡、酒渣鼻等。

【美容應用】

大黃有很強的清熱消炎作用,對治療青春痘、麵皰有很好的療效,可用大黃粉加水調成糊狀,或與其它中藥混合後,在患處敷用。

【注意】

大黃粉顏色深黃,敷麵時會使皮膚泛黃,所以一般隻在局部患處使用,或與美白中藥粉混合使用。

中藥麵膜黃芩

【性味】

苦、寒。

【歸經】

入心、肺、膽、大腸、小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可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咳嗽、腸炎腹瀉、及

【美容應用】

黃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適用於各種皮膚炎、粉刺痤瘡、濕疹、麵皰等,是治療性美容的常用藥。用黃芩粉或煎汁,在患處敷用皆可。

【注意】黃芩也會使皮膚泛黃,敷麵時最好和美白藥混合使用,或隻在皮損處使用。

中藥麵膜地榆

第四節、涼血抗敏中藥皮膚過敏,紅腫發炎,瘙癢也是常見的皮膚問題,中醫認為是因“血熱”所致,所以要用一些清熱涼血的中藥來治療,如地榆、紫草等。

地榆

【性味】

苦、酸、微寒。

【歸經】

入肝、大腸經。

【功效】

涼血止血、瀉火斂瘡。內服常用於便血、尿血、痔瘡出血、崩漏、皮膚過敏、皮膚炎等病症。

【美容應用】

地榆有收斂止血、抗過敏的作用,外用治療皮膚潰爛、燙傷、痤瘡化膿、麵皰、扁平疣、皮膚紅腫過敏等。藥粉或煎汁,在患處敷用皆可。

【注意】

一般多用於局部患處的治療,如臉部過敏時,也可全臉敷用。

中藥麵膜紫草

【性味】

苦、寒。

【歸經】

入心、肝經。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透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黴菌的作用,常用於皮下紫癜、尿血、吐血、麻疹等。

【美容應用】

在美容方麵常用來治療扁平疣、顏麵癬、皮膚過敏,紅腫發炎等。藥粉或煎汁,在患處敷用皆可,多與其它中藥混合使用。

【注意】

一般多用於局部患處的治療。

中藥麵膜白及

第五節、除皺抗老中藥因長期受地心引力的關係,臉部皮膚日益鬆弛,“夾皮溝”不斷增多,有的人為了青春永駐,化很大的代價去拉皮,或注射肉毒素,以求平撫皺紋。事實上我們隻要常用一些有除皺抗老功效的中藥,如白及、胎盤、人參、蛋清等,就可以不必去拉皮或注射肉毒杆菌,也可以讓你永葆青春。

白及

【性味】

苦、澀、微寒。

【歸經】

入肝、肺、胃經。

【功效】

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清熱袪風的功能。內服治療胃潰瘍出血、便血、吐血、外傷出血等。

【美容應用】

能淡斑護膚、增白潔膚、緊實收斂、消除皺紋,對黃褐斑、青春痘、麵皰、麵部細紋有明顯的療效。用白及粉和其它中藥混合後,加水調成糊狀敷臉。

中藥麵膜胎盤

【性味】

甘、鹹、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