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經營靠山,借勢而起(6)(3 / 3)

在這裏,眼光已不僅儀是指對市場需要的識別判斷能力,也指對有發展前途的合作者的支持的考慮。合作者發展了,雙方的買賣必然擴大,合作關係是以加強,也就意味著自身市場的發展。僅從買賣大小的標準來選擇合作者,不僅會失去一批中小合作者,而且也將失去他們將來的發展所能給自己帶來的利益,這種做法為有眼光的精明商人所不取。

胡雪岩在這票生意上對洋人的提醒,說明他對人際交往中感情投資作用確實有自己的心得。也正因為如此,他對自己的下屬,也十分注意感情投資,比如他全心幫助鬱四處理家務,比如他細心籌劃玉成古應春和七姑奶奶的婚事,比如他撮合阿珠姑娘與“小和尚”的姻緣,比如他為漕幫解決困難……所有這些,都是在做感情投資。而這些感情投資收回的利潤,便是有了這一大批相當不錯的人全心全意幫助他。

胡雪岩商道箴言

胡雪岩對下屬的管理,不僅僅是物質鼓勵,更多的是感情投資。他深知“得人心”的重要,對下屬總是設身處地地關心照顧,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禍福同當。

情與利的雙贏

雖然胡雪岩一向認為:生意歸生意,感情歸感情,兩件事不能混在一起。但他從來不把兩者絕對地孤立起來,而是在堅持兩者相對獨立的前提下,適當而巧妙地相互借鑒,在生意上融合情感,做到以誠待人;在感情上則融人做生意的功利因素,不浪費感情:如此一來,實現了感情和生意上的雙贏。

胡雪岩在生意上將心比心、待之以誠的做法,最成功的莫過於以情感打動了杭州“奇繡行”老板陽琪的芳心,不僅娶其為妻,還成功地涉足了地產:生意。胡雪岩最初和陽琪相識純粹是到“奇繡行”購買刺繡,看到陽琪的美貌和智慧,胡雪岩心生好感,於是訂購了陽琪店裏的所有商品,但胡雪岩並沒有感情用事,而是按照生意上的規矩先訂貨後付款,這樣胡雪岩和陽琪一直在生意上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後來胡雪岩看見陽琪經營的店麵資金緊張,就主動出了一萬兩銀子給她。陽琪並沒有把這些錢用來個人消費,而是暗中以胡雪岩的名義購買了一塊地皮,結果她的這筆投資很快賺了大錢,後來才告訴胡雪岩自己這樣做算是對他關心“奇繡行”生意的報答。

胡雪岩對“奇繡行”生意的關心顯然有私情,但他並不是完全出於私人情感,其中還有商業的眼光,後來陽琪用豐厚的利潤回報給他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他單純地出於兒女私情或者單純地追求商業利潤,都不可能在以後成功地控製和掌握“奇繡行”這個生意。

當下商人們往往把生意和情感完全割裂開,隻看到兩者的區別和差異,而不知道在兩者之間進行彌補縫合,要麼隻講情感不講生意規矩,要麼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如此目光短淺,當然無法贏得有利於生意發展的真心朋友。

胡雪岩商道箴言

以情感俘獲他人,把同行甚至競爭對手發展成為朋友,才能實現情感和生意的雙豐收。遵循這個原則,胡雪岩在生意上將心比心,待之以誠,從而為自己贏得了無數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