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城,你要造反嗎"
"太子,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惹錯了人。就算你是太子,你也不應該。"夏青城少有地表現地出了一種殺氣和冷血,一揮手間,他所帶來的兵士和東宮侍衛的廝殺開始了。
夏青城從混亂的廝殺中穿過到她身邊,蹲身攬著夏鏡花,道:"好了,我讓人送你回去,這裏都交給我。"
夏鏡花笑了笑,道:"夏青城,幫我個忙。"
"你說。"
"扶我起來,再把你的劍借我一用。"
"你要幹什麼"夏青城皺眉。
夏鏡花也不多解釋,自己撐著力氣起身,再借著夏青城的手站趄身子,接過夏青城手裏的劍,轉身有些搖晃地穿過正在廝殺的人群,一搖一晃地朝正因為開打之後害怕而躲在椅子下的李公公。
李公公躲在椅下,看著夏鏡花一步步逼近,身子抖如篩糠,夏鏡花胸`前的衣襟上滿是鮮血,腕上手上也全是血,順著她手握的劍一點點下流,再沿著劍鋒下滑滴落,走到那椅子麵前,狠狠一揚手,就將方才太子坐過的雕花大椅掃斬裂開成數半,而躲在下麵的李公公則再無所可避身之處。
李公公嚇得跌軟在地,眼睛睜大著發抖,隨後如狗一樣爬倒到夏鏡花腳下,哭著開始乞求不要殺他,乞饒他一條狗命。
"小姐,饒了我的狗命吧,以後我就是小姐您的一條狗……"↓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沒用的狗東西,本太子還沒死,你就要急著求她嗎。"一場怒吼傳來,一柄劍鋒朝李公公刺來。
夏鏡花翻轉手腕一抬一挑,將太子劍挑開,把嚇得縮成了一團的李公公救下,反而回身直刺向太子,要太子不得不趕緊退了兩步躲開劍鋒。
"我說過,你們加諸在我身上的,我會十倍百倍的還給你,現在……隻是一個開始……"夏鏡花望著太子揚起滿是血漬的唇發出冷笑,接道:"我不會殺你們,相反的,我會讓你們這些欺負過我的人好好活著,從這一刻開始,你們將接受我的報複,我會讓你們後悔與我,與錦王為敵……"
迅速的回身,翻轉手腕,跌坐在地上的李公公隻覺得眼前寒光一閃,隨後發出了最後一聲慘叫,他以為自己會死,但卻沒想到,隻是一柄劍紮在了他脖頸一側緊貼著肌膚的位置,但這種死亡將至的感覺,卻是無比任何一種刑法都要可怕的恐懼。
隨後,隻是手腕翻轉間,那紮在李公公脖頸一側的劍被人握住劍柄,狠狠一劃,李公公的右臂就被劃斷。
淒厲的慘叫響徹東宮,夏鏡花滿是血漬的臉上露出令人發寒的笑意,道:"你用的這隻手打我,對錦王用刑,現在我就要你這隻手得到懲罰。"
子宮講於維。之後夏鏡花抬手,長將再次指向李公公,但卻沒有再揮下去。夏鏡花的眼前開始搖晃著,最後,終於因為體力不支而搖晃著,在混亂廝殺的東宮前殿廣場上緩緩倒下……
《北鏡通史.晉成帝傳》建安十四年,元宵日,皇城東宮有變,緣因太子誘帝孤身闖殿,著重兵圍困之,強邀百官立觀於場,辱老臣,欺閣老,對帝加諸酷刑,放肆猖獗令人發指。臨危之際,幸得夏侯號軍入殿,解百官,遂救帝。息傳,百姓群憤,天下四十七州文人紛紛自發結筆上書,撰千字文,彙民意於京中,聲討太子之罪。史記,此跡為"宵日之變"。
----------------華麗的分割線-----------------
建安十四年,元月二十日,晉仁宗獨孤宏政自熱河行宮回歸大晉皇城。8禦駕入京之際,有文人士子為首夾道高呼,為錦王鳴冤,要皇帝還賢王一個公道。
獨孤宏政回宮,即日下旨,要太子禁足於東宮,無旨意不可行走,任何人未得禦旨之意不得親近探望。
夏鏡花已經住在錦王府幾日了,不眠不休地守在獨孤錦衣榻邊,不說話,也沒有表情,如同木偶,直到獨孤錦衣清醒過來,要獨孤錦衣開口說話,她才忽然一下子哭了。
"沒事了,我還活著。"獨孤錦衣抬袖替夏鏡花拭了拭眼淚。
"嗯嗯。"夏鏡花點頭,不顧在場的小月和公孫亦等人,徑直起身附身吻了床榻上的人。
建安十四年,元月二十一日,元月二十二日……一直到元月二十五日,接連數日早朝,皇帝對於太子獨孤承之事一直沒有給出最終的結果。而各方勢力,以柳閣老為首的老臣一派,丞相付東書為首的中流文官一派都靜觀其變,而以武將為中流的李青將門一族隨著李青的突然意外死亡,整個李氏一族在朝中暫時沒有可以直接統領家族的人,因此對於太子之事更是自顧不瑕。而對於趙皇後娘家的趙氏外戚一族,也表現出了格外的耐心和冷靜,並沒有任何的貿然之舉。
是夜,夏鏡花一身男裝,穿行於晉都城大街之上,行走於各處茶寮客棧間,全城的客棧都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來信。
對於各地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