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頑童哪管他心裏在想什麼,一改往日嘻笑的神情,一本正經的將‘九陰真經’上卷所載要旨,選了幾條說與琴音。

琴音這些年跟著黃藥師學的內功心法也屬於道家的,平時除了四書五經等外,黃藥師也教她一些道家經文,琴音聽老頑童講後,倒也聽懂了幾分。

令老頑童大感高興。當下將意思一一與她說明,經中所述句句含義深奧,字字蘊蓄玄機。即使琴音不笨,甚至可算得是聰明,卻也一時之間也不可能完全弄懂。

周伯通擔心她查覺教的是‘九陰真經’,也不好讓她硬生生背下來,想著以後時間還長著,倒也不急在一時,隻囑她回去後多讀些道家典藏,多想想其中的意思。

周伯通貪玩愛胡鬧,並非一個精於算計的人,是以,他完全沒想過琴音是黃藥師的兒子,她想不明白的地方,自然會去問黃老邪,結果黃藥師雖然沒有學習從兒子這兒知道的‘九陰真經’,但卻通過研究參悟,使得自己本身的武功更上了一層樓。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黃昏時分,三人才分別結束了一天的學習,輕鬆下來,黃蓉便叫兩人一起去捉蟋蟀。

琴音奇怪,這兩人昨天不是已經去過了麼?看著黃蓉粉嫩嫩的小臉,疑惑的問:“你們昨天不是已經去捉過了?”

黃蓉小嘴一嘟,不開心的說:“還說呢,昨天轉了半天,才抓到一隻,一隻怎麼鬥哇!嗯?”

琴音啞然,招呼著兩人一起去抓蟋蟀。對於這種古代的娛樂方式其實她也挺好奇的,現代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別說玩了,蟋蟀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

越過彈指閣,兩忘峰,繞過清嘯亭,黃蓉便停了下來,蹲下`身去翻石撥草,開始捕捉蟋蟀。

李莫愁拿著個小竹筒,琴音取出一隻瓦盆跟在二人身邊,不多時,三人就捉了兩隻蟋蟀,黃蓉十分興奮,大喊著可以比了,三人將三隻蟋蟀倒在盆裏,黃蓉看了看兩人說:“我們一人選一隻,誰輸了就讓羸的人打一下手心。”

李莫愁點點頭,琴音也沒反對,黃蓉也沒認真去選,就拿了昨天找到的那隻,還說昨晚放在床邊一夜,已經熟悉了它的叫聲,就是它了。

盆中還有兩隻,琴音低頭一看,這兩隻正好是一大一小,大的那個精神抖擻,聲音也哄亮,估計是隻好的,小的那個聲音不大,離大的很遠,看不出來好壞,琴音沒玩過這個,對怎麼分辨好壞也不懂。

想著自己事實上是個成年人,怎麼好與李莫愁一個孩子爭什麼呢,於是就率先挑了小的那隻。李莫愁拿了大的那隻,黃蓉看了看三人手中的蟋蟀,道:“我們來猜拳決定誰先誰後。”

李莫愁和琴音互看一眼,都同意了。猜拳的結果是李莫愁和黃蓉先鬥,琴音最後。

兩人將蟋蟀放入盆中,各自找了根草撥弄它們,兩隻蟋蟀互鬥了起來,黃蓉一邊撥弄蟋蟀,一邊喊:“加油!”

一直以來顯得比較文靜的李莫愁,也一掃往日的溫柔乖巧,大聲叫喊:“加油!加油!”

琴音有些好笑,果然是孩子呢!

最終,李莫愁的大蟋蟀技高一籌,將黃蓉的蟋蟀一頭給頂飛出了盆,黃蓉撇撇嘴,有些不開心,跑到一邊又去捉新的蟋蟀去了。

輪到琴音了,她將自己的小蟋蟀放入盆中,在她看來,這小的肯定打不過大的,誰知事出意外,那隻大蟋蟀競被這小蟋蟀攔腰咬成了兩斷。琴音一時怔住了,怎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