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完顏洪烈帶著楊康、彭連虎等人將他送出王府,楊康了送他許多幹糧、水、當然還有金銀珠寶,彭連虎等人自然不可能送東西給他,能來送送他,都是看完顏洪烈的麵子了,但他沒想歐陽克競然送了他一顆百毒珠,說是可以防毒驅蛇。這可是好東西啊,想不到自己對歐陽克隻不過是敷衍居多,他到對自己真心相待,當下頗為慚愧,想著自己受原著影晌太多,或許歐陽克並非完全如原著中所寫的那樣的人,以後,就試著接納他,真心對他吧!

在張家口,補充了些食物和水,想著此時已經立秋,草原上會一天比一天冷,自己長居南邊,隻怕難耐北方的嚴寒,便又買了一個皮袋,裝了些美酒,繼續向北進發。不一日,終於入了沙漠,沙漠的生存環境比他能想像的還要惡劣,這些蒙古人長居於白山黑水之中,氣候環境都如此惡劣的地方,難怪會變得驍勇善戰。

沙漠晝夜溫差極大,白天很熱,晚上奇冷,他又沒有帳篷,隻能燒火取暖,晚上火光常常會將附近的狼群、甚至別的野生動物引來,火一但熄滅,它們就會立刻撲上來,因此,他晚上根本沒敢睡得太死,就怕一個不小心讓火熄了。有時走了幾天,也沒有一處水源,別說洗澡了,連喝水都成問題,幸虧前世看過電視,多少知道一些沙漠的知識,進沙漠的時候,他就將馬換成了駱駝,還準備了三大袋的水和一皮袋的烈酒,酒自然是夜間取暖用的。

食物、水、隨時可能遇上的狼等野生動物。包括惡劣的自然環境,都是行走在沙漠中的難題,但這都不是最大的難題。真正最大的難題是,沙漠一眼望不到盡頭,遊目四看,到處都是單調的黃色,連一棵樹木都沒有,沙漠的廣闊容易讓人疲倦,產生一種似乎永遠走不出去似的絕望情懷。而且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不是經驗古富的人,很難辨別出方向,即使黃裳在離開桃花島時向黃藥師取了指南針,都有好幾次為了躲避沙塵暴而偏離了方向。

北國奇寒,才十月的天氣,一日天空競然飄起了雪花,黃沙莽莽,無處可避風雪,黃裳歎了口氣,從包袱中取出楊康送的白色狐皮披風披上,坐在駱駝上,從懷中掏出指南針,看準方向,催動駱駝繼續前行,又這樣走了數日,地上漸漸有了草木,黃裳大喜,知道這是要走出沙漠了。

這日黃昏時分,忽見前麵奔來幾騎,看打扮是兩個蒙古牧民,此時的蒙古還沒有統一,部落很多,黃裳正想著不知道他們是哪個部落的牧民,對方就打馬停在他前麵不遠處,對著他嘰裏咕嚕吐出一大段他完全聽不懂的蒙古話,黃裳黑線,後知後覺的想起自己不會說蒙古話,隻得比手劃腳的跟那兩個蒙古牧民勾通起來。

好在,這樣雞同鴨講的比劃了半天,對方終於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用手勢邀請他去家中做客,啃了這麼久時間的幹糧,早想吃些熱呼呼的食物了,黃裳豪不客氣的答應了。這時候的蒙古人還沒有對中原做戰,對漢人並不仇視。他們生性好客,熱情豪爽,黃裳痛痛快快的飽餐了一頓,當晚就在他們的氈賬中歇了。

蒙古人以遊牧為生,趕了牲口東遷西徙,追逐水草,並無定居,用毛氈搭成帳篷以蔽風雪,就叫做蒙古包。次日,他們又趕著牲口繼續向水草好的地方去,臨走時,給黃裳留了一隻獵物,一袋水,並給他指明了鐵木真部落的方向。黃裳千恩萬謝的與他們道別後,大家各奔西東。看著他們絕塵而去的背影,黃裳暗自感慨,這時的蒙古人真的很好,要是沒有戰爭該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