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邊瀉將下來,注入一座大池塘中,池塘中紅荷不計其數,池前是一座森森華堂,額上寫著“翠寒堂”三字。
走到堂前,隻見廊下階上擺滿了茉莉、素馨,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都是夏日才會盛開的香花,堂後又掛了伽蘭木、真臘龍涎等香珠,但覺馨意襲人,清芬滿殿。黃裳心憂莫愁的安危,沒有那個心情頎賞美景,仔細檢查四周,果然有很明顯的打鬥的痕跡,隱約記得瀑布後別有洞天,飛身躍進去,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道鐵門,四周查看了一翻,這裏的打鬥痕跡越加明顯,心中一沉,地上清晰可見血跡,是蓉兒他們還是莫愁?七公和老頑童去哪兒了?
飛身躍出瀑布,輕輕在地上一點,平地裏拔起竄到屋脊上,翻房越脊在宮中轉了一圈,也不見幾人的蹤影,眼看東方現出了魚肚白,隻得無奈的離開了皇宮。
剛躍出宮牆,迎麵打來一隻飛刀,半空中接住飛刀翻身落在地上,打量了一下四周,不遠處隱隱見一個人影飛身離開,相去頗遠,追之不及,黃裳也就懶得去追,隨手取下飛刀上的紙條,隻見上書著:若要那女娃,今晚掌燈十分,拿九陰真經至翠微亭換人。黃裳見字跡不象是歐陽鋒寫的,心中一動,心下大恨,裘千仞,既然你那麼想要,我就給你,哼!
隨便找了間客棧住下,想著晚上可能會有場惡戰,不好好休息一下,養足精神不行,隨便吃了點早餐,倒頭便睡了,這一覺直睡到日頭偏西方才醒來,問小二要了紙筆,用原著中洪七公和郭靖騙歐陽鋒的方法,默背了千字的真經內容寫下來,看看時間快到了,著小二準備了水,匆匆洗了個澡,用過晚餐拿上東西,在櫃台將今日的帳結了,並沒有退房,問明掌櫃翠微亭的方向,向著那裏大步而去。
京城人文薈萃,這時候街上行人很多,黃裳不便施展輕功,隻得大步向著翠微亭急趕。經過西湖斷橋,來到飛來峰,果見飛來峰前建了一座亭子,上書翠微亭三個大字,黃裳觀查四周,見隻有幾個遊人在,裘千仞還沒有到,知道是自己來早了。為了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冷靜的對付裘千仞,黃裳遊目四看,裝做遊人的模樣,走進亭中,信步觀賞起來。卻見亭中有塊石碑,刻著一首詩雲:“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看筆跡正是韓世忠所書。不禁想起韓世忠和梁紅玉的英雄事跡,心下好生仰慕,停下腳步,想著南宋空有嶽飛、韓世忠這樣的人才不用,專隻重用奸臣,向金人俯首稱臣,後來又短視的與蒙古聯手滅了金,至使大宋終於亡於蒙古之手,怎能不讓人嗟歎。
做為一個後世來的人,黃裳本不在意的當政的是誰?他屬於什麼民族?可是一想到金人和蒙古人動不動就屠城,尤其是蒙古人入關後,將人劃分為四等,漢人又稱南人,是最末等的民族,連名字都不能有,就沒辦法對他們產生什麼好感。象他這樣從後世來的,早就接受了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說法的人,都會在親眼看到這個時代的百姓的苦難後,而產生這種想法,何況是生在這個時代,把金和蒙古看成是外族的宋朝人呢!
胡@
裘千仞將信將疑的從懷中取出九陰直經,拿在手中翻看起來,黃裳要的就是這個時候,勉力從地上爬起來,抓住莫愁的手對她使了個眼色.二人多年來朝夕相對,相互極為了解.莫愁立刻會意,帶著他施展輕功全力奔逃.黃裳還不忘隨手扔了顆煙霧彈阻礙裘千仞的視線.裘千仞剛看清楚此本九陰直經隻有幾篇的內容,全部加起來最多一千字,哪會不知又上黃裳的當,心裡慶幸剛才沒能殺了他的同時,也恨不能真打死了他.飛身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