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在閱讀亞裏士多德、但丁或莎士比亞的書時,讀者用不著擔這種心。而寫作當代事件的作者卻可能(雖然不見得一定)在希望你用某一種方式了解這件事的過程中,有他自己的利益考慮。就算他不這麼想,他的消息來源也會這麼想。你要搞清楚他們的利益考慮,閱讀任何東西都要小心翼翼。
※ 關於文摘的注意事項
我們談過在閱讀任何一種作品時,都有一種基本的區別—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還是為了理解而閱讀。其實,作這種區別還有另一種後續作用。那就是,有時候我們必須閱讀一些有關理解的資訊—換言之,找出其他人是如何詮釋事實的。讓我們試著說明如下。
我們閱讀報紙、雜誌,甚至廣告,主要都是為了獲得資訊。這些資料的量太大了,今天已沒有人有時間去閱讀所有的資訊,頂多閱讀一小部分而己。在這類閱讀領域中,大眾的需要激發了許多優秀的新事業的出現。譬如像《時代》(Time)或《新聞周刊))
(Newsweek),這種新聞雜誌,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有難以言喻的功能,因為它們能代替我們閱讀新聞,還濃縮成包含最基本要素的資訊。這些雜誌新聞寫作者基本上都是讀者。他們閱讀新聞的方法,則已經遠遠超越一般讀者的能力。
對《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這類出版品來說,也是同樣的情況。這樣的雜誌聲稱要給讀者一種濃縮的形式,讓我們將注意力由一般雜誌轉移到一冊塞滿資訊的小本雜誌上。當然,最好的文章,就像最好的書一樣,是不可能經過濃縮而沒有遺珠之憾的。譬如像蒙田的散文如果出現在現代的期刊上,變成一篇精華摘要,是絕對沒法滿足我們的。總之,在這樣的情況下,濃縮的惟一功能就是激勵我們去閱讀原著。至於一般的作品,濃縮是可行的,而且通常要比原著還好。因為一般的文字主要都是與資訊有關的。要編纂《讀者文摘》或同類期刊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閱讀的技巧,然後是寫作要清晰簡單。我們沒幾個人擁有類似的技巧—就算有時間的話—它為做了我們自己該做的事,將核心的資訊分解開來,然後以比較少的文字傳達出主題。
畢竟,最後我們還是得閱讀這些經過摘要的新聞與資訊的期刊。如果我們希望獲得資訊,不論摘要已經做得多好,我們還是無法避免閱讀這件事。在所有分析的最後一步,也就是閱讀摘要這件事情,與雜誌編輯以緊湊的方式濃縮原文的工作是一樣的。他們已經替我們分擔了一些閱讀的工作,但不可能完全取代或解決閱讀的問題。因此,隻有當我們盡心閱讀這些摘要,就像他們在之前的盡心閱讀以幫助我們作摘要一樣,他們的功能對我們才會真正有幫助。
這其中同時涉及為了增進理解而閱讀,以及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這兩件事。顯然,越是濃縮過的摘要,篩選得越厲害。如果一千頁的作品摘成九百頁,這樣的問題不大。如果一千頁的文字濃縮成十頁或甚至一頁,那麼到底留下來的是些什麼東西就是個大向題了。內容被濃縮得越多,我們對濃縮者的特質就更要有所了解。我們在前麵所提出的“警告”在這裏的作用就更大了。畢竟,在經過專業濃縮過的句子中,讀者更要能讀出言外之意才行。你沒法找回原文,看看是刪去了哪些,你必須要從濃縮過的文字中自己去判定。因此,閱讀文摘,有時是最困難又自我要求最多的一種閱讀方式。
第十七章 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這一章的標題可能會讓你誤解。我們並不打算給你有關閱讀任何一種科學與數學的建議。我們隻限定自己討論兩種形式的書:一種是在我們傳統中,偉大的科學與數學的經典之作。另一種則是現代科普著作。我們所談的往往也適用於閱讀一些主題深奧又特定的研究論文,但是我們不能幫助你閱讀這類文章。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很簡單,我們沒有資格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