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並案(1 / 2)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車輛很快就停在了一家紡織廠附近的派出所。

李誌軍介紹說:“兩個多月前,這裏接到報案,廠裏一名叫楊莉莉的女工失蹤。據報案人描述,楊莉莉,女,20周歲,身高155厘米,體型偏胖,失蹤前穿一件黃色短袖上衣與黑色褲子……所有特征均已死者吻合!”

他們到時,派出所早已備好了報案人填寫的卷宗以及第二天的出警記錄。

從卷宗上看,報案人隻是死者的工友,並非其直係血親。很難想象一個工友會在死者失聯不足十二小時就到派出所報案,這其中難道有什麼是警察不知道的事兒?

李誌軍撥通了報案人的電話,通知她到法醫鑒定中心認屍。通過報案人的口述和派出所的出警記錄還原了死者失蹤前的一係列情況。楊莉莉曾經的舍友周芳終於進入了警察的視線,這人究竟是什麼情況,她與楊莉莉的遭遇是否相同?隻有清楚了這個,才能弄清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

回到警隊,陳珈輕輕地扯了扯吳修衣角,“謝謝。”

“你很聰明,但和你打交道的人更聰明,時刻記住自己在哪兒。”聽到吳修這番勸誡,陳珈忍不住說,“我不是還有你嗎?”

沒來警隊之前,陳珈隻不過是個生活簡單的學生。來了警隊之後,她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直到吳修出現,這人對她的照顧和保護讓她時刻緊張的神經終於得到放鬆,整個人的狀態又回到了學生時的簡單。

吳修暗歎一聲,小丫頭把他當救世主了。可惜事實很殘酷,她長大一點兒就會發現,真正的救世主隻有自己,其他人不過是生命中的過客而已。

之後兩天,吳修一直待在解剖室。法醫不但要將屍體剖開,還得負責盡量還原。聽聞楊莉莉的父母正朝雲州趕來,他每日都會花點兒時間在屍體上,盡量讓被切割成幾段的屍首看起來沒有那種猙獰。

跟著他的陳珈一時無事可幹,整日閑適的躲在一旁看書,看到入迷時,全然忘了身在何處。

陳珈對屍體這種處之泰然的模樣,引發了吳修的好奇,他問:“待在這兒真的不怕?晚上會做惡夢嗎?”

“怕,怎麼會不怕。為了不被這些東西給嚇到,我特地去看了很多令人不舒服的照片,看得多了,慢慢也就習慣了。”

吳修揚眉一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陳珈這種敢於直麵恐懼的態度還真適合幹警察。

“看你很閑的樣子,對這個案子不好奇?”

“不是有警察去查了嗎?”

“你呢?沒有一點兒好奇心?不好奇死者為什麼會被拋屍荒野?不好奇什麼人殺了死者?”

陳珈搖搖頭,她很自私,對和她關係不大的事情從不好奇。當日陳思源自殺,她連伸頭朝軌道看一眼都懶得,更何況一個陌生的楊莉莉。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你能無動於衷?”

“我3號來到刑警隊,今天11號,短短八天,看過四具屍體。哪具死前不是鮮活的生命?王強是他們中年紀最大的,他才幾歲?三十二,正是娶妻生子開始全新人生的時候。相比這個死者,我更關心王強的案子,甚至是月牙湖的案子。”

“生命不分貴賤,死者也一樣,任何案子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王強的案子一直由白嘉祥親自負責,這才會讓李誌軍負責楊莉莉的案子。作為警察,你不能在工作中摻雜個人感情,平等對待每一個案子,這是警察最基本的職業操守。”

吳修對案子的態度引發了陳珈的好奇,她一直懷疑吳修並不是真正的法醫,聽這人主動提起案子,她問:“你對這個案子感興趣,要不我們私下去查一查?”

“提議不錯,你能行嗎?不如先說說你對這起案件的看法,若你能鎖定犯罪嫌疑人,我不介意私下帶你一起去查案。”

吳修閑得慌,本以為到了雲州就能和白嘉祥產生交集,怎料出了青溪這檔子事,後者不得不雲州青溪兩地跑,很少回到隊裏。見不到白嘉祥,又多了陳珈這條尾巴,他隻好以靜製動,耐心等待著中秋節到來。

在此期間,他非常想知道陳珈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就前期的表現來看,陳珈可謂非常的出色,膽大,心細,觀察力和記憶力一流。對於一個沒受過任何培訓的普通人而言,她無懼屍體,直麵恐懼的態度實在令人驚訝。

吳修忍不住想知道,除了這些,陳珈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又如何。

聽到能和吳修私下查案,陳珈甜甜地笑了,她喜歡坐在自行車後陪著他慢吞吞地在大街小巷亂逛。吳修敲敲桌子示意她不要出神,“楊莉莉的案子你一直都參與,有一點你可能還不知道,周芳失蹤一案和楊莉莉的案子並案了。”

“警察根據報案人的供述徹查了周芳,從她老家得來消息,她父母根本不知道她去了哪裏。周芳兄弟姊妹眾多,她隻是在外打工的其中之一,她父母一直以為她還在廠裏好好工作,完全不知她早已失蹤多時。”

“順著楊莉莉給周芳寄衣物的線索查下去,收件地的邊遠小縣城確實有人叫周芳,一位60多歲的失明老太太,多年一直靠政府接濟生活。收到楊莉莉寄出的衣物和日用品,以為是好心人的贈與。據當地警方調查,老太太的個人信息曾被發到網上,多年來一直都有愛心人士給她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