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顛倒的位置(1 / 2)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陳珈從昨夜就開始思考雙屍案,為什麼一個陌生的女子會死在張某的餃子店裏。死者與張某是何種關係?張某在馬村那麼多年,左鄰右舍卻不認識死者?是不是可以推測死者是張某來到雲州之前的舊識?

從張盼盼那裏獲知女死者的身份後,陳珈的想法又變了。為什麼李紅霞會如此執著?什麼樣的愛情可以讓一個女人苦苦追尋十五年?

她最初是同情李紅霞的,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女人突然發現自己丈夫失蹤了,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李紅霞的執念或許不是愛情,隻是不甘和疑惑。她想知道丈夫究竟是生是死,為什麼要拋妻棄子?

順著這條思路,陳珈想不出答案。按警察的走訪,張某六年前才來到雲州,一身落魄,今日所擁有的一切全憑辛勞。這樣一個大家眼中的老實人,實在不像拋妻棄子之人。

她不得不思考另一個問題,張某拋妻棄子十五年的理由是什麼?一整夜的思考讓她對白嘉祥說,“我看過一句話,一個女人在走投無路時會結婚,一個男人在走投無路時會離婚。我想張某定是無法忍受李紅霞才會選擇離開家鄉整整十五年。”

“想法不錯,繼續!”白嘉祥的肯定讓陳珈有了更多自信,她接著說,“李紅霞會抽煙,張某卻是煙酒不沾。李紅霞借錢找丈夫,張某卻憑自己的雙手把日子越過越好。李紅霞告訴張盼盼,找到父親日子就能過好,卻從未教育張盼盼要自食其力。”

“無數細節告訴我,李紅霞和張某完全不是一路人,他們的婚姻就是個錯誤。張某不告而別是為了逃開李紅霞,他寧願流落異鄉多年都不願和李紅霞一起生活。”

“從張盼盼的敘述還可以猜測出,李紅霞的性格並不好,親戚朋友似乎都不和她們往來。說簡單一點,看看張盼盼對李紅霞的態度就知道李紅霞做人有多麼失敗。”

“李紅霞找到張某後,以為張某還會和原來一樣對她言聽計從。怎知出來多年的張某已經有了男人的擔當,再也不是那個遇到問題就會逃避的男人,他選擇麵對李紅霞,徹底斷絕彼此之間的關係。”

說到這裏,陳珈麵帶遺憾,“歲月改變了張某,卻沒有改變李紅霞,這才是張某真正的死因。”一旁的白嘉祥坐了起來,“你偷聽過蔣某的證詞?如果沒有,你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警察。”

“這麼說我對張某和李紅霞的分析是對的?蔣某是張某的同居女友,她說了什麼,和我分析的一樣?”

“隊裏聯係上了李紅霞老家的派出所,通過當地派出所的調查和蔣某的說詞,整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張某家貧,倒插門到了李家。李家有兩兒一女,李紅霞是幺女。李紅霞性情懶惰,李家人為人霸道,張某在李家做牛做馬不敢有怨言。”

“張某曾跟蔣某說過,李紅霞不開心就會打他,作為一個男人,他經常被李紅霞打傷。”

家庭暴力!這可讓陳珈開了眼界,她一臉驚詫的看著白嘉祥,女人打男人真有勝算?

白嘉祥解釋說,“張某不是打不過李紅霞,而是動手之後,李家兩兄弟全部站在妹妹這邊,張某一度被李紅霞的二哥打斷過腿。張盼盼曾說家裏小舅甚少和她們走動,那是因為她小舅至今在牢裏關著,原因就是打架鬥毆。”

“李紅霞好吃懶做,不開心就打罵張某,占著有家裏人撐腰,張某被她壓製的完全不敢反抗。直到李紅霞生產,李家人讓張某出門趕集,身上有了錢的張某看見開往異鄉的客車時,突然決定離開李家這個人間地獄。”

“張某在外漂泊很多年,直至遇見蔣某才打算在雲州安定下來。蔣某並不知道張某的往事,隻知道張某大概是什麼地方的人。某一天,蔣某遇見了一個和張某來自同樣地方的人,她熱情的把這人介紹給張某。張某一看是同村,當即知曉李紅霞遲早會找來。”

“他害怕李紅霞,卻又不得不和李紅霞解決十五年前的往事。深知李紅霞性子的他,為了蔣某的安全,提前安排蔣某回娘家小住幾日……蔣某以為張某將往事誇大其詞,李紅霞並沒有那麼極端,直到隊裏打電話,她才知張某真的出事了。”

除了家庭暴力這一點,整個案子還真被陳珈猜中了十之**。她噓唏的說,“古語說得好,良緣總是門當戶對。”

“你覺得門當戶對很重要?結婚一定要門當戶對?”

“是啊!”

“如果兩個人相愛,家庭差距卻很大呢?”

陳珈側頭看看白嘉祥,從案子轉到情感討論,跨度是不是有點大?

“相愛的話,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如果一個人變了呢?”

“什麼意思?”

“沒什麼。上繞城高速,十分鍾後下橋第二個路口就到。”

白嘉祥突然止住話頭,開始指導行車線路。看著麵色如常的他,陳珈總覺得抓到了一點什麼,卻又說不清到底抓住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