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小陳,聽說你在別墅那兒待了近一天,有沒有找到什麼線索?”
李誌軍的話讓陳珈呆了片刻,不應該先把法醫報告給她,讓她根據法醫報告結合現場勘查得出一個結論嗎?
想到自己是第一次參與案情討論會,她壓下疑問,道:“痕跡顯示,命案現場在於麗家後院旁的工具房中。黃婷在那裏遭受襲擊,歹徒將她殺死後移屍到了灌木叢中。”
李誌軍問:“有證據證明嗎?”
陳珈將相機數碼卡插在了投影儀上,“這是工具房,應該是別墅建好後由業主加建而成。房間裏擺放著燒烤用具和園藝用具,是唯一不進入別墅就能取電的地方。”
“從照片可以看出,加建而成的工具房不足一人高,房間狹小。黃婷到那裏隻會有兩個目的,取工具或是取電。按於麗的說法,黃婷那日的工作隻是將室內植物更換品種,無須修剪花木,可以推斷她到工具房是去取電。”
“黃婷有於麗家的鑰匙,為什麼還要去工具房去電?懷著這個疑問,我順著工具房的插座開始勘查,”說話時,陳珈點開了另外幾張圖片,“這是於麗家的外牆,這是透明膠帶留下的痕跡,這裏甚至還有沒被凶手撕扯下的膠帶。”
“我順著這些痕跡來到了外院灌木叢邊,在發現黃婷屍體的附近柵欄上再次找到透明膠帶的痕跡。除了透明膠帶,我還在一個隱蔽的位置找到了幾根極細的捆綁帶。從高度與角度看,我初步懷疑捆綁在柵欄上的物件是監控設備……”
“哈哈……”,“嗬嗬……”安靜的會議室充滿了笑聲,一個組員問:“藏在灌木叢中的監控設備,黃婷是監控植物生長嗎?”另一人說,“她既然有於主任家的鑰匙,完全可以將監控設備裝在家裏,你的推理太牽強……”
李誌軍打斷了他們,道:“小陳,你繼續,隻用說勘查結果就行,沒有證據的地方不用加以推理。”
陳珈又忘了,她隻是法證,能說的僅限於證據。恣意慣了,還以為所有人都能縱容她的性子。不過這些警察真沒有想象力,黃婷在於麗家灌木叢附近裝監控很奇怪?她之所以會死,自然是幹了普通人想象不出的事情。
她接著道:“屍體發現地是一個新挖的淺坑,凶手將屍體扔入淺坑後,又將早已拔出灌木覆蓋在屍體上方,這才造成死者的屍體接近兩日未被發現。”
“我強調一下勘查順序,最先是發現屍體的地方,在那裏看見了柵欄上的捆綁帶和透明膠,繼而順著這些痕跡找到工具房。又通過工具房殘留的痕跡逆推出,黃婷應該在工具房取電時被害。”
“這幾張照片是我順著痕跡拍攝的,地麵經過兩日的雨水衝刷能留下的痕跡基本沒有。但這裏,前院與後院的轉角處卻是雨水淋不到的地方。”
陳珈拍攝的照片很清晰,淺草遮住的地麵上有一條凹槽,從痕跡上看,確實像一根電線。同事對她的態度因為這張照片改變了不少。大雨天的,要找出這種痕跡可是非常的困難,這照片足以證明她的工作很努力。
“我通過痕跡找到了工具房,裏麵的擺放的鐵鏟和剪刀都有使用過的痕跡。凶手來過這裏並用這些工具挖了淺坑,剪斷了灌木叢。可惜凶手戴著手套,無法采集到指紋。”
“工具房裏放著幾個很大的黑色塑膠袋,袋子與小區內套在公用垃圾桶上的塑膠袋非常相似。”
出示兩張對比圖後,她接著說,“保安隊長告訴我,黃婷他們公司每次修剪完樹木就將修剪下來的枝條隨便扔在附近垃圾桶中。為了保證小區的幹淨整潔,物業公司吩咐守門的保安,隻要看見黃婷他們公司的車輛進入,保安就要自覺的拿幾個塑膠袋給司機,讓他們記得把修剪下來的枝條裝好帶走。”
“我查過他們的記錄,保安在黃婷到來那日給了她三個塑膠袋。可工具房中隻剩下兩個,不排除凶手用塑膠袋帶走了黃婷的衣物。”說話間,投影儀又換了幾張照片,“這張,工具房門口所拍。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木質的房門上有大量劃痕,黃婷在此遇害,死前曾用力抓過木門。凶手意識到這一點,故意用工具在門上製造出大量劃痕混淆視聽,說明其具有反偵察意識。”
“我花了很長時間梳理這些痕跡,你們看,”陳珈從箱子裏拿出一個證物袋,裏麵裝著米粒大小的一片指甲油,“顏色與屍體手上的指甲油顏色一樣,可以肯定這是黃婷留下的抓痕。”
淺粉色的指甲油能在這種情況下被找到,周圍的同事再一次感歎陳珈的細心。將物證放在桌上後,她用愧疚的語氣道:“忙了一天就找到這麼點兒線索,真對不起大家,我以後會努力的。”
同事們看著她笑了,這麼惡劣的天氣情況,他們對痕跡勘驗不抱任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