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狙擊手?絕不是打槍準就可以成為狙擊手,一名合格的狙擊手最先看天賦,其次就是數以萬次的射擊訓練,不斷調整槍支在不同環境,不同溫度所造成的變量。封閉環境內想要擊中目標不難,開放環境裏能夠影響命中率的因素太多,合格的狙擊手不但要預測這些,還得想辦法排除幹擾。
除此之外,狙擊手對自己的身體要有非常強的掌控能力。遠距離瞄準射擊隻要呼吸與身體不協調,很容易造成準星失誤無法擊中目標…;…;總而言之,陳思源不具備成為狙擊手的條件。誰培訓她,訓練地點又在哪裏?
如果這兩點不夠,作案動機也是專家組的困惑之一。目前資料來看,陳思源來臨津是為了她的上司——原重案組組長。她不相信上司會死於意外,此次來臨津就為了重啟上司當年的案子,找出藏在臨津警局裏的內奸。
聽到這個信息,高亞玲若有所思的看了趙棠一眼。陳思源是臥底,她的上司也是臥底,隻不過她上司在和趙棠執行任務時死於意外。趙棠是趙凱文的哥哥,所謂的意外也許根本不是意外。
會議進行到這兒,唯一一個疑犯也洗脫了嫌疑。專家組一行六人除了推翻專案組的部分結論之外,對案情進展並沒有起到什麼推動作用。依照他們的說法,臨津一下子出現了兩名狙擊手,一人射殺了邱明濤,另一人阻止前者繼續射殺高亞玲。
邱明濤死後,一人疑似假扮乞丐消失在人群之中。另一人根本找不到任何出現或消失的痕跡,若不是案發現場有兩種子彈,專家都要懷疑是不是他們的判斷出了錯誤。
一直沉默的局長終於發話了,希望專家組給案件定性。能不能抓到凶手是一回事兒,弄清這是一起什麼性質的案件更便於警局安排接下來的工作。邱明濤案發以來,臨津上萬警察整整六天沒有休息,再這樣下去,他也快頂不住了。
專家組交頭接耳的商議了一陣,為首之人道:“綜合趙凱文案,我們認為這起案子是仇殺…;…;”此言一出,專案組眾人麵麵相覷,這結論和李局當初說的一模一樣。早知道是仇殺,隻要把警力重點布置在封鎖關卡上就夠了,根本沒有大規模搜索的必要。
“憑什麼這麼說?”
高亞玲不服,趙凱文已經死了,邱明濤的案子怎麼會牽扯到他?
一個專家解釋說,“國內所有狙擊手全都登記在冊,就算退休也在國家管控範圍中。這幾天我們查遍了所有狙擊手,沒人有嫌疑。除了這一點,疑犯所用狙擊槍全部產自境外。”
“高警官知道狙擊槍對一個城市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嗎?除了走私,還有什麼途徑能讓兩支狙擊槍同時出現在一個城市?要知道狙擊手輕易不換槍,隻有使用熟悉的槍支才能保證擊中目標。”
這位專家說完,另一個專家接口道:“趙凱文的死是意外,他找楊院長取出子彈,沒料到後者會趁機殺了他。趙凱文屍體旁發現了一具外籍屍體,我們求助國際刑警得知那人是一個職業殺手,由於查不到她的入境記錄,我們傾向於不止她一個殺手入境…;…;”
專家的分析讓高亞玲無話可說,案子最終定性為仇殺。那顆與高亞玲擦肩而過的子彈被解釋為:高亞玲身份特殊,殺手不想惹麻煩。
隨著專家組的離開,邱明濤的死亡似乎成了懸案。高亞坤來過警局幾次,局長笑眯眯地把責任推到了海上走私猖獗,殺害邱明濤的凶手肯定通過海路跑到了境外…;…;輕鬆一句話噎死高亞坤!
某日,陳珈離開劉白居所再也沒回去過。
劉白把消息告訴李誌軍時,後者埋首文件堆中隨口一句,“知道了!”劉白磨磨蹭蹭的不肯走,想知道李誌軍為什麼會如此冷淡。工作多年,他自認為很懂李誌軍,工作上的事兒能猜出八成,感情上卻屢屢受挫,怎麼也猜不透李誌軍和陳珈之間的關係。
“想問什麼就問?沒問題趕緊幹活去,趙凱文係列案件還有很多文件要處理。”
“你不著急找她?”
“臨津又不大,花個幾天功夫還找不到?”聽李誌軍這麼一說,劉白突然想起一件事,陳珈失憶入院,他們收走了她的所有證件,真實的,偽造的…;…;現今社會幹什麼都要身份證,一個沒有證件的女人確實跑不遠。
“還是李哥聰明,早就料到了這麼一天!”劉白的恭維並未逗笑李誌軍,專家組的分析在他心中激起了驚濤駭浪。兩個狙擊手,如果一個是陳珈,不難猜出阻止她的那個人是誰。他們是一起離開了臨津?還是陳珈會留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029/2812571.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