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明君遇賢才
有了衛鞅的策論,加上衛鞅的承諾。秦孝公馬上對外麵說到:“走,馬上掉頭,咱們現在就回櫟陽,找個時間再西巡!有了先生這番言論,何愁我大秦不興。”
然後又看向衛鞅:“先生,剛才看到你書卷所說,本公覺得非常有道理,真是字字千鈞,現在就請先生隨同的回到宮中,咱們好好的聊聊,先生以為如何?”
衛鞅行禮:“君上有令,鞅豈敢不從!”
隨後,幾人出了涼亭騎上快馬,馬上掉頭向著櫟陽方向奔馳而去。雖然說,現在已經到了秋天,可是戰馬奔馳,幾人卻沒有任何的涼意。
姚衛國心裏舒了一口氣,為即將到來的大變革而充滿了憧憬!以前隻能在曆史書上,在電視劇裏麵知道衛鞅的變法,而現在,自己卻要親身經曆。這種感覺,怎麼都覺得有些怪怪的!
在馬背之上,景監感歎的說到:“君上,這次景監沒有做錯吧!衛先生的真才實學,總算是徹底的表露出來!”
衛鞅卻看向姚衛國:“衛國,你是如何覺得我這是在試探呢?要知道,就算是景監都不知道我在試探君上!”
姚衛國笑到:“先生,其實我是才的,所謂事不過三,如果隻是第一次,第二次表現有失水準。那就可以給第三次機會!要是第三次先生還選擇保留,那就算衛國如何勸君上,隻怕也沒有效果了!
此次入秦,先生明明是法家士子,卻沒有一點說到和法家沾邊的東西!所以我就再想,這肯定是先生怕自己遇不到明主,而選擇的試探之計!”
對於這個十幾歲的孩子,衛鞅不由得佩服起來,對著秦孝公就說到:“君上!如此人才,如此年紀。好好打磨一番,日後定當是我秦國的頂梁支柱!”
衛鞅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秦國的一員,所以說話的時候,也是我秦國!讓人聽著舒坦。秦孝公由衷的點頭:“先生不知,此子的確是大有作為之人,日後相處久了。先生就知道衛國的厲害之處了!”
斜陽時分,幾騎快馬飛速向櫟陽趕去,終於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入了櫟陽城,然後向王宮跑去!
華燈初上時,秦孝公和衛鞅到達了王宮的書房,而車英和姚衛國則是充當了護衛的角色。景監因為勞碌,被秦孝公強行命令回家休息。
本來按照秦孝公的意思,是要姚衛國也跟著進入書房的,但是姚衛國確以治國大事,還是君上和先生單獨聊聊比較好。就和車英成了書房門前的兩尊門神。
王伯見到君上,本來都說去西巡的,卻突然回來。於是急忙點上了油燈。然後悄然退下,房間就剩下衛鞅和秦孝公。
到了門外,王伯有些好奇的問姚衛國:“這是怎麼回事?君上不是說要去西巡嗎?”
姚衛國神秘的說到:“王伯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現在君上有比西巡更重要的事!這次咱們大秦是遇到真正的大才了!這幾日,估計君上和先生有說不完的話了!咱們還是別讓人打攪他們了!”
車英插話:“君上已經說了,這幾日,任何人沒有命令不得進入書房!”書房裏麵,秦孝公為衛鞅倒上了一碗解渴用的熱茶。
由於天氣轉涼。書房裏麵已經升起了火爐!秦孝公急不可耐的問到:“先生,還請你詳細和我說說,這治國之策!”
衛鞅放下茶碗:“君上,說之前,在下先問。君上對於秦國了解幾何?”
秦孝公毫不猶豫的說到:“這還有用說,自然是全盤了解。我大秦立國幾百年,從一個為周天子牧馬的部族成為如今威震西部的大國。其中的艱辛,嬴渠梁可是有深刻的體會。
渠梁自幼便在軍中服役,隊伍大秦軍隊也有很深的了解。這些年來,秦國內部的確是問題很多,相信先生也看到了!所以我一直都在想著如何改變現狀!
其實對於山東六國,本公倒是有些想法!隻是可惜,這些年來,我大秦除了和魏國交戰之外。其餘時間都沒有與其他諸侯有任何的交集。我倒是想先生和我說說,其他諸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