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於老師而言,這是教書育人之所;於學生而言,這是命運更改之地;於城市而言,這是人才培養的基地;於社會而言,這是推動進步的根基;而對於整個文明來,這裏是知識傳承和曆史記錄的殿堂。
現如今,基本上每一座城市都會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學院,源源不絕的吸引著城市內有些身價的人,將子嗣送進去進修,又不斷的培養出各種人才,填充著社會。
這已經是很平常的一件事物了,大家都知道,可何曾有人想過,學院並非是自古都有。
在諸侯爭霸時期,血脈和出生決定一切,普通人根本就沒有上升渠道,也接觸不到係統知識培養;而到了大秦王朝,雖然有了學舍,但隻有官吏和軍士子弟才有進入修學的機會,還得支付昂貴的費用。
直到大秦王朝末期,伴隨著‘五感修行理論’的推廣,和晶火科技的萌芽,致使生產力大增,社會對於各類人才的急需,才有了學院雛形的誕生。
不過,輔一出現,就因‘不論貧富,有教無類’的思想,觸犯秦國官吏的利益,遭到了無情的絞殺,並直到焱武帝國一統,才得到承認。
而具體到學院的締造者,就不得不提一位傳奇人物。
他學識淵博,近似無所不知;他實力通,數十次逃脫大秦王朝的絞殺;他行路萬裏,腳步遍及已知所有的城市,教授弟子無數,甚至包括焱武帝國的開國皇帝。
他提出了‘五感修行理論’,不僅統一了各種修行的道理,更擴展了銳士的路途和方向,從而形成現如今百花齊放的修煞之途。
他更是創造了以‘己身感知,以晶核驅使,利用萬物本性,而達到效果’的晶火科技,並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職業——學士,建立了學城。
他更發明了‘炎火穿梭陣’,間接推動著大秦帝國,這千年皇朝的毀滅。
他也是第一座學院的創始者,是後世無數學院的膜拜對象。
他沒有名字,不知來曆,卻被他們的徒子徒孫們親切的稱呼為:山長。
山長,這是一位用一生書寫傳奇的男人。
……
最初,唐德想要去學院學習,是因為他對超自然力量的興趣,也是因為隻有學院才培養銳士。
可現在,他已經有了‘三十六口吞炁術’,也相信唐宅內的書房裏,那些看不清字跡的書籍中,不會缺少修行法門,但他仍舊向往著學院,並積極的為求學做著準備。
這倒不是他喜歡裏泡妞把妹的情節,也沒有裝逼打臉的興致,更不在乎那一紙能被社會認可的畢業證,他去學院單純是為了學習。
他想藉由那龐大的知識儲備,解除心中的困惑。
他更想通過對曆史和知識的學習,再次完善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從而形成完整的世界觀。
學院,學院,兩世為人,再入學院。
就讓我在學院中,看看這彌大霧籠罩下的霧嵐界,到底是個怎樣的真麵目?
……
這個世界的學院仍舊是將一年分成了兩個學期,開學時間分別是年初的三月和麥收後的九月,基本上和唐德記憶裏的那個世界雷同,這似乎又為他‘平行世界’的猜想提供了側麵證明。
因為此時還隻是八月初,距離開學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哪怕唐德再是心急,也隻能老老實實的等著。
而這段時間,也算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過得最安穩充實的一段時間了。
每,他‘忙時’帶著爺爺玩鬧,或是釣釣魚,或是逛逛街,或是到處看看,或是吃吃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