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脫困自救的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脫困自救呢?假如父母或老師一次次把孩子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時,似乎是在搭救。其實在起相反的作用,使孩子們永遠不能自己解救自己。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孩子應該怎麼辦?家長又如何去麵對“陷入困境”的孩子?
搭救者總是說:“原因是這樣的……”“是這麼回事。”“這樣幹才行。”他這樣說就意味著:“別說了,要是爸爸給你做,就不會出這些麻煩了。”這樣說並不是鼓勵孩子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動手做事情的意義和樂趣,而是被限製在某一個層麵停滯不前,使他們失去獲得必要經驗的機會。
孩子們並不希望成人給他們解圍。他們對這種介入感到恐懼,感到自己脆弱。他們總是在想,如果沒有成人的介入,事情會是個什麼樣子。有的孩子在辦一件事時,總是背著父母,他們想掙脫父母的庇護,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在父母的不斷拯救下,許多人在長大之後,開始過獨立生活,他們會感到很不適應:必須計劃收支平衡,買生活用品,找住宿之地等都會使他們感到惴惴不安。在家裏的時候,這些事情總有人替他們幹。他們的父母總在扮演“搭救者”的角色,每當他們麵對現實一臉憂愁時,父母就出麵出主意想辦法進行關照,然後把對生活一無所知的他們送到社會中去。
父母的幫助,表麵上看,使孩子暫時脫離了困境,但是,父母隻能幫助孩子一時,而無法幫助孩子一生。因此,不訓練孩子自救能力的這種幫助,反而是將孩子推入另一個困難,另一個更為危險的境地。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呢?很簡單,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作為社會的產物,人的發展又必然同社會、時代密切相關聯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衡量人的獨立標準也不斷提高,獨立的意義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現在的孩子,麵對的將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對他們來說,要適應這樣一個現代社會環境,要成為這個社會獨立自主的人,就必須具備較以前社會更高的文化素質、品質和獨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