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過程中,編劇、作家,還有我本人,我們三方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希望它可以打破以往我們常規電視劇的條框,能夠推陳出新,將新時代受眾的心理需求和影視作品更好的結合起來,而不是常常聽到觀眾抱怨的‘怎麼都是這麼老掉牙、脫節的影視內容!’這樣的評價。”開場白,齊懿直擊主題,沒有迂回,這樣的說法或許會讓台下的某些與會者感到不可思議、嘲諷或完全沒當回事,但是同樣也會激起更多人的好奇,想知道這部劇要怎樣革新推翻舊製。
齊懿繼續說道,“現代的社會,人們對心理需求的重視日益增加,同時工作生活各方麵的壓力也迫使她們去找尋更適合有效地解壓方式,而影視作品作為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勢必要根據現階段大眾的觀賞心理做出必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改革。隻有這樣才能幫助國內影視行業重新樹立品牌,減弱日韓風潮的侵襲和打擊……”
這一番話,說得中肯又針砭利弊,台下的同行們,對此更是有過深刻體會,一時交談議論聲四起。收視率低這個先不提,單說他們每次拍攝後的電視劇,連自己的親戚朋友都忍不住要吐槽,說思想太落伍,一點新意都沒有。
可是,電視劇改革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到,它需要很多的環節溝通和部門合作。如果改革成功,那就是功成名就,成為萬人矚目的行業革新領袖;如果不成,那代價太大,丟了電視台的工作是小,以後要是被拉到禁播禁演的黑名單裏,那這輩子就毀了。
其實革新思想每個人都有,畢竟這是自己熱愛的職業,誰不想讓它發展更好呢!但是和失敗的代價一對比,就讓很多人都放棄了這條革新之路,寧願背負著觀眾們日漸高升的埋怨、咒罵,也不會去觸碰那層禁忌的邊緣。
“《致》劇或許會讓人有走情-色路線的質疑,但我想問一下,世界上隻有中國人懂得禮義廉恥嗎?或者說在國人的眼中,做-愛、性-關係這類的字眼就代表著肮髒下賤嗎?如果是的話,那麼中華泱泱大國又是靠什麼一代代繁衍下來的?”齊懿言辭犀利,她的視線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刃在每個人臉上掃過。
“是人皆有七情六欲,再容我唐突的問一下在座各位,有誰會覺得和自己的愛人、戀人做-愛是淫-亂嗎?”這問題一出口,讓台下眾多的男人不由燥紅了臉,他們哪裏想到過這位留洋的女導演還真是“口無遮攔”,什麼話都敢說敢問。
齊懿看了看台下眾人的表情變化,知道自己的刺激療法有些起作用了,於是便轉換語言方式,將內容變得婉轉留有餘地。
“很抱歉,剛才的問題涉及到各位的生活隱私,我問得太逾越了。”齊懿略表歉意的低頭,隨即再抬臉說話時,整個人的氣場就不一樣了,和剛才的咄咄逼人截然相反。這就是所謂的“先給一鞭子,再安慰個甜棗”,屬於調-教中的經典實例。
“正如上麵所做的說明,其實現時代中,年輕人尤其是目前社會的中堅力量群體,他們不會再偏激的認為影視作品出現這類的鏡頭就是A-片或三級作品。相反,如果我們可以更好的抓住觀眾心理的萌點,經過藝術的加工再創作,那麼這類具有情-色鏡頭嫌疑的內容,也會變為更加明朗化的健康觀賞信息,它是充滿藝術感和美感享受的。”齊懿聲音不急不緩,猶如藝術電影的旁白話外,給下麵聽眾足夠的時間去充分理解她所表述的意圖。
“為了能夠更好的敦促該劇不會偏離這個初衷,讓整部影視作品的風格和鏡頭感達到上述的藝術要求,還望各位在今天的角色確認會上多提寶貴意見,我們一定積極聽取,認真修正。”齊懿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上台後的第一個笑容,這個笑容不同以往,是齊懿在工作中獨有的,用來輔助自己成功的利器,而且之前的實驗結果證明:它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