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1 / 2)

“玉將軍,恭喜啊!”

帶著麵具遮住上半張臉的少年微笑回禮:“這都多虧了太師的提攜,如雪不敢或忘。”

張太師摸著他精心護理過的胡子,眼中閃過滿意的神色:“玉將軍少年英雄,老夫不過是向聖上舉薦而已。”

這個綜武俠世界的朝代更迭,在本朝之前,是與西門如雪認知中的曆史沒有差別的;本朝代替了元朝,推翻了宋朝統治,更國號為“周”,皇姓為謝。

周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後,傳位於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時期,周朝根基不穩,武林人士異動,直到先帝時,武林才逐漸與朝堂保持了一定的平衡。先帝為避免外戚獨大,所立的皇後出身小戶人家,卻不料自己早死,隻留下一個五歲的太子登基。皇帝年幼、太後勢弱,朝堂大權盡皆掌控在太師之手。

西門如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朝堂的,如今已過去了五年。他化名玉如雪,走張太師的路子,帶兵出征,在與蒙古的對戰中,戰功累累,以最快的速度晉升。這一切在外人看來是個奇跡,但是在西門如雪眼中,卻隻是及格罷了。

擁有武俠係統的幫助,若是五年都不能做到這些,他幹脆買塊凍豆腐撞死算了。

這五年中,西門如雪收獲最大的,是他的刀法。西門如雪所學甚雜,不僅包括玉羅刹為他準備的武功典籍,也包括他自己從武俠係統中得到的。一味的研習他人的武學典籍,即使是如九陰九陽、逍遙派秘籍之類的寶典,這一輩子也永遠無法突破那道坎。隻有在此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武道、自己的秘籍,才會成為真正的武道大成者。

西門如雪的道是刀。他現在悟通的,是戰場殺伐的狠厲,所以他如今的刀本身便帶著大氣磅礴的肅殺之意,出鞘必殺氣四溢、使人膽戰心驚。

看著75級的等級,西門如雪在心中感歎,果然還是“頓悟”升級快。

本次班師回朝,西門如雪受封正二品將軍銜。本朝開國以來從未有十五歲的正二品,尤其還是掌握兵權的,隻是這種不合理在張太師和小皇帝意見統一之下,就變得合理了。

西門如雪沒有絲毫的意外,這次他的任務獎勵就是官職晉級,一切不合理的地方都會被武俠係統變得合理。

退朝後,小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小跑了過來:“玉將軍,陛下在禦花園設了宴席,為將軍接風洗塵。”

西門如雪輕笑道:“有勞公公帶路了。”

這是小皇帝的意思,還是太後的意思?無論是誰的意思,都正和西門如雪的意。

跟著小太監走進禦花園,十三歲的小皇帝正坐在亭子裏,石桌上擺著精致的吃食。

西門如雪上前行禮道:“臣玉如雪拜見陛下。”

小皇帝微笑起來,露出了兩個可愛的小酒窩:“玉愛卿免禮。朕聽聞玉將軍的傳聞已久,心生向往。玉愛卿快和朕說說,戰場上是什麼樣子的。”

西門如雪正色道:“臣遵旨。”

小皇帝願意演戲,他也樂得陪著,這不過是一次彼此之間的試探而已。小皇帝想要扳倒太師,西門如雪也想扳倒他。誰讓這位太師順風順水了太久,竟然妄圖認西門如雪做義子呢?

西門如雪的爹,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張太師能活到現在,完全是玉羅刹有意將此事交給大兒子處理。否則以玉羅刹的性子,早就把這個白癡碎屍萬段了。

從禦花園中出來,西門如雪便被張太師叫去了太師府。

“如雪啊,這是刑部侍郎傅宗書,以後你們兩個可要多多親近才是。”張太師一臉欣慰的笑容,拍了拍西門如雪的肩膀。

傅宗書此時已經將近四十歲,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兒。

西門如雪輕笑:“我們同為太師門下,自然是要親近一番的。”

隻可惜,這個傅宗書是小皇帝的人呢。

康樂十年五月初三,大將軍於府中暴斃,經查為太師所為。皇帝震怒,將此事交由刑部侍郎傅宗書處理。

康樂十年五月初五,傅宗書查出這些年太師營私舞弊、貪墨受賄、欺上瞞下等確實罪名一十七條,然皇帝仁慈,念其輔佐三代之功,隻是革職查辦、財產充公。其黨羽一應革除,嚴加查辦,一時間朝野動蕩。

康樂十年五月初九,著刑部侍郎傅宗書為丞相,統領百官。

同年,太師殘黨餘孽意圖造反,被將軍玉如雪成功鎮壓,所殺者數千人,一時間京師如同被血洗過一般。

玉如雪救駕有功,升為一品大將軍,統領兵權。

西門如雪的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弧度。這所謂的“兵權”,不過是個虛名,也隻有他帶了五年的鎮北軍可以完全掌握,其他的都是認將不認兵符。他的鎮北軍不就是這樣的麼?隻屬於自己一個人的軍隊。西門如雪沒有造反的打算,在他看來,當皇帝太累了,俗事纏身,又如何去追尋自己的“道”?鎮北軍不過是他的自保之物。

可現在看來,小皇帝並不信任他。或者說,小皇帝隻信任從一開始就是他放進太師一派做臥底的傅宗書。所以西門如雪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