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楚河漢界(2 / 2)

所謂鴻溝水,其實乃是一個水係泛指。

戰國時魏惠王為了戰爭需要,曾兩次興工開挖鴻溝。

鴻溝西自滎陽,引黃河水為源,向東流經中牟、開封,折而南下,入潁河通淮河,把黃河與淮河之間的濟、濮、汴、睢、潁、渦、汝、泗、菏等主要河道連接起來,構成鴻溝水係。

鴻溝水係,也就是後世南北大運河的前身。

旃(zhan)然水屬於鴻溝水係,由於長度太短的緣故,並不怎麼出名。

隻不過。

若是提起象棋中,楚河漢界的楚河,可能所有人都不會陌生。

楚漢相爭之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在滎陽一帶相互攻伐四年之久。

僅僅在滎陽附近,雙方就爆發了七十大戰,四十戰。

兩者僵持不下,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以鴻溝為邊界中分下。

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這就是最早的楚漢邊界。

滎陽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西過虎牢關接雒陽,交通便利,地勢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

孫堅知道那段曆史,自然曉得滎陽有多麼重要。

是以,丁原派人重兵把守滎陽,孫堅也沒有太大驚訝。

孫堅眺望著寬闊的旃(zhan)水河,看著滾滾流動的波濤,以及對麵隨風搖擺的旗幟,深深吸了口氣。

“傳我軍令,大軍依山傍水安營紮寨。”

孫堅自忖,以自己手中兩萬兵馬,在沒有船隻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拿下滎陽。

三日後,關羽統帥諸侯聯軍抵達滎陽。

關羽謂眾人曰:“滎陽依山傍水,乃昔日楚漢相爭之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

“欲攻入雒陽勤王,必先拿下此城,諸位可有破敵之策?”

劉岱答道:“我軍兵馬眾多,不妨伐木造船,而後使那暗度陳倉之策,渡過旃然水,突襲滎陽。”

曹操卻是搖頭道:“操已經沿著旃然水四處查看過,敵軍在旃然河畔,修建了無數瞭望樓。”

“瞭望樓內有士卒駐守,可以仗著高度優勢,將河麵情況一覽無餘。”

“無論我軍從何處造船渡河,都瞞不過對麵瞭望塔上麵士卒。”

關羽再問:“孟德兄可有良策渡過此河?”

曹操目光在地圖上不停遊弋,最終隻能無奈搖了搖頭,道:“敵軍防守嚴密,又占據地利,想要奇襲恐怕很難。”

“為今之計,隻能大肆伐木造船,仗著兵多優勢強渡旃然水。”

關羽聞言,不由眉頭微皺。

盟軍嘯聚二十餘萬,每日消耗錢糧不計其數,縱然冀州富庶,經曆過黃巾之亂以後,也很難持續供給大軍糧草。

伐木造船而後強渡旃然水,先不會傷亡慘重,也勢必會耽誤很長時間。

關羽目光,在眾人臉上不由遊走,最終落在了沮授身上。

關羽當時在冀州平叛,多虧沮授屢屢獻策,才能迅速擊敗、降服冀州黃巾。

那個時候,關羽也有心收服沮授,奈何卻沒有借口。

韓馥占據冀州以後,征辟沮授為官,關羽此次身為盟主,卻是趁機將沮授借了過來。

他知道沮授文武雙全,想要征詢一下對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