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
去年底,公孫瓚與袁紹爆發界橋之戰,公孫瓚先勝後敗,改變了公孫瓚強袁紹弱的局麵,雙方開始勢均力敵。
北方戰局,再次進入膠著狀態。
與此同時,袁術派兵駐守陳留、東郡,也給袁紹造成了極大壓力。
初平三年春,由荀彧起書,曆數張魯十大罪狀,關羽攜天子詔書,將兵五萬,討伐張魯。
張魯得知消息,大驚失色,急忙召集麾下諸將商議退敵之策。
“諸位,關羽領兵五萬南下,卻當如何應對?”
張魯如今麾下並無太多人才,除了謀士閻圃,以及自家弟弟以外,就隻有漢中大族楊氏而已。
好在楊氏實力遍及漢中,乃不折不扣當地豪強,正是因為有了楊氏的支持,張魯才得以在漢中立足。
饒是如此,由於張魯占據漢中時日尚短,根基尚且非常淺薄。
故此,當他得知關羽領大軍來攻之時,才會如此驚慌。
張魯弟弟張衛當即說道:“兄長勿憂,入蜀道路盡被焚毀,蜀道之難天下皆知,關羽縱有雄兵十萬,我等隻需派遣兵馬扼守要道,自然可保無虞。”
閻圃聞言眉頭微皺,而後說道:“話雖如此,然大將軍出世以來攻必克、戰必勝,更兼尊奉天子,攜大義攻打漢中。”
“而此時,明公初得漢中,立足未穩,若執意抵擋,禍福難料啊。”
張魯急忙問道:“那麼閻功曹以為,當如何應對關羽。”
閻圃沉吟半晌,道:“如衛將軍所言,於險峻之地駐紮重兵抵擋關羽大軍,待其糧草耗盡時自然撤退,此為下策。”
張衛聞言,當即麵露不悅之色。
張魯卻是急忙問道:“那何為中策?”
閻圃道:“向劉益州投誠,讓其出兵相助,再依仗漢中地勢之險峻,可擋關羽大軍。”
張衛當即臉色一沉,喝道:“兄長既然已經自立,此時再投誠劉使君,豈會有好下場,汝休得胡言亂語。”
張魯亦是眉頭緊皺,不過他倒也十分信任閻圃,當即問道:“可否詳細解說其中關鍵?”
閻圃笑道:“明公領兵入漢中,擊殺漢中太守蘇固,並且截斷斜穀道,又殺朝廷使者,這可都是劉益州授意所為。”
“於私來講,若明公兵敗被俘,此事敗露出去,劉益州又豈能獨善其身?”
“於公來講,漢中乃巴蜀北部門戶,若漢中失守,關羽又豈會坐視劉使君割據益州?”
“明公可遣使前往成都述說利害關係,並且名義上投誠劉益州,以此換取對方出兵相助,劉益州必然不會拒絕。”
張魯聞言,不由怦然心動。
說實話,張魯所作所為的確不厚道,關羽讓荀彧起草的討伐檄文,張魯也沒有辦法出言反駁。
殺漢中太守、截斷斜穀道、殺朝廷使者,這些事情的確是劉焉示意,隻因劉焉想要割據益州,做土皇帝。
可惜劉焉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張魯在攻下漢中以後,居然殺掉張修,割地自立。
當然,由於張魯家眷都還在成都,哪怕為了家人性命著想,張魯也不敢明目張膽自立。
此時的張魯,名義上其實仍舊歸屬劉焉,實際上卻是割地自立罷了。
劉焉雖然心中惱怒,卻也拿張魯沒有辦法,也不敢真的殺了張魯家眷,因為那樣做反而會讓張魯真的無所顧忌。
留著張魯割據漢中,至少還能幫助劉焉抵擋北方諸侯的威脅。
在這方麵,劉焉的兒子劉璋就稚嫩許多,曆史上劉璋繼承益州以後,就殺掉了張魯母親、弟弟等家眷,以致雙方成了死敵,相互攻伐。
結果,劉璋為了抵擋張魯引狼入室,丟掉了整個益州。
張魯此時雖然心動,不過仍舊有些擔憂道:“縱然劉使君願意出兵援救,又如何保證對方不會反客為主,占據漢中不再離去?”
閻圃聞言卻是大笑道:“明公勿憂,隻需派遣心腹占據陽平關即可,若劉益州麾下將領有其它想法,明公就直接獻關投降關羽,如此關中軍就能大舉南下。”
“相比起明公,劉益州更不願漢中被關羽所得。”
“如此,隻要明公占據險要關卡,劉益州麾下將領豈敢有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