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渡(1 / 3)

“籲……”

駿馬在雜草叢生、已經傾斜的石碑前停下,王泰跳下馬來,上前觀看,正是鹹陽縣和長安縣的界碑。

王朝更替,雄圖霸業,換做了芳草萋萋。從這殘破不堪的界碑,便知如今的世道如何凋敝,隻可憐了芸芸從生。

修養了幾天,身體已無大礙,也實在憋不住,他便出來散心。當然,現在已經也隻能是以新王泰的身份了。

“公子,過了界碑,再往東去,就是西安府的地界了。”

王二也從馬上跳了下來,手裏提著長槍,終於有了幾分英武之氣。

“過了渭水,從渭水以南直到幾縣的交界,全是咱們王家的田產,共有兩百三十多頃。”

“兩百多畝還是兩百多頃?”

王泰大吃了一驚。畝和頃,可不是一個等量級,一頃可是一百畝,兩百頃可就是兩萬多畝!

“公子,你整日裏舞槍弄棒,哪裏知道這些。是兩百多頃,多是中地和上地。咱們王家還有一所莊園,過了渭水向東南五裏就是,就在王家莊!”

王二侃侃而談,神氣活現。

“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田地?”

王泰開始有些明白。史書上都說明末土地兼並嚴重,沒有想到,竟然如此誇張。

“公子,自萬曆末年起,咱們王家就已經是陝西關中的大戶,有地五千多畝。自崇禎元年以來,陝西旱災不斷,老主人趁機四處買地,這才有了今日的模樣。”

他笑嗬嗬地說道:“不瞞你說,這地裏麵,還有許多衛所的土地,最少也是一百來頃。”

王泰又是大吃了一驚。自古民不與官鬥,更何況是軍隊。難道說,自己死去的老爹,竟然有這麼大的勢力?

“咱們這樣侵占衛所的土地,官府和軍隊就沒有找咱們的麻煩?”

“找過麻煩,不過反抗極大,最後官府說是“通融祖製,設立新規”,這件事情才平息了下來。要不是這樣,咱們王家不知道每年多收多少糧食,省多少銀子!”

王二口若懸河,唾液橫飛,王泰也算是明白了當下的現狀。

陝西境內四處軍鎮,其軍餉原本全靠陝西境內軍屯供給,但到了明朝末年,這些軍屯用地早已被地方豪強侵占,陝西巡撫管轄下的西安府四衛,舊有額設軍屯計二萬四千頃,軍戶二萬四千餘名,軍屯廢弛既久,土地全歸了對方豪右。

為了籌集軍餉、招募士兵,官府開始清理屯田以充實軍餉。官府先出示詔示傳諭陝西豪右,希望豪右能體恤朝廷難處,得到他們的支持,退還耕地。

地不容失一畝,糧不容失一粒。

盡管官府的態度強硬,但陝西屯田被侵占的積弊由來以及,從頭查起風險極大,官府隻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製定了“通融祖製,設立新規”的政策。

所謂“通融祖製”,就是承認屯田的現狀,允許豪強把侵占的衛所土地在官府更名登記之後照舊耕種。

“設立新規”,則是重新登記之後的屯田要照舊繳納稅糧,並限期征收。根據屯田的肥瘠劃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上地每頃征稅十八石,中地每頃十五石,下地每頃十二石,每糧一石折銀七錢。

“想不到這位撫台大人,竟然如此做法,真是雷霆手段,有膽有識,不負盛名!”

王泰輕輕點了點頭,讚了一聲。

“公子,你不恨孫傳庭了? 當初他要按新規征稅時,你可是說過要給他好看的!”

王泰臉色尷尬。自己這前身,雖然沒有惡貫滿盈,但也是打架鬥毆,凶強俠暴,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

讓他有些輕鬆的是,由於他桀驁不馴,再加上近三幾年父母接連過世,也使得他獨自一人,並沒有婚姻的束縛。

“種田納糧,天經地義。再說了,孫傳庭……”

王泰悠悠歎了口氣,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