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抉擇(1 / 3)

崇禎十二年正月十九、山東、濟南城。

城北大明湖畔的貢院,如今已經被改成了練兵的大校場,也是新兵們的訓練場。如今,酷寒雖然過去,但那百花爭豔的春暖花開,還遠遠沒有來到。

貢院和北城牆之間就是大明湖,貢院距離大明湖相對最近,清軍圍城期間,貢院裏所有房屋的門窗和梁木都被拿去當滾木和取暖,貢院內斷壁殘垣,一片廢墟。

自從秦軍進城以後,這貢院就成了新兵的練兵場。

訓練場之上,寒風刺骨,呐喊聲不斷,一萬招募的新兵訓練的熱火朝天。

半天訓練隊列,半天槍刺之術,相比鹹陽鄉兵的先練隊列,再練槍刺術,濟南城的新兵,則是沒有選擇下的速成法。

誰也不知道,清軍會不會殺個回馬槍?

清軍雖然圍城退去,卻依然在山東境內的青州府、東昌府、甚至是濟南府周圍劫掠,由不得城中不小心戒備。

清軍肆虐,王泰也是沒有辦法。孫枝秀的殘兵敗將,他沒有辦法再行征調,秦軍本就不是自己部曲,又是傷亡慘重。他部下隻剩下三千將士,騎兵匱乏,彈藥所剩無幾,並不具備出城野戰的能力。

麵對清軍的數萬騎兵,即便是洪承疇和孫傳庭率秦軍來援,以他們的幾千騎兵,不過三五萬人馬,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機動能力不足,還不是禮送清軍出境。

即便是秦軍大膽出擊,舍生忘死,一兩場小勝,無傷大雅,於清軍又有何損失?

“刺的時候腰腹一起用力!”

新兵隊列前,王國平大聲呐喊,親自做著示範,然後看著招募的新兵們,一次一次地操練,汗流浹背。

這些個菜鳥,要是上了戰場,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前些日子的城頭血戰,幾次城牆都是岌岌可危,但都在秦兵為主的守兵拚殺下,化險為夷。

就現在這些新募壯丁的質量,也就是拿上刀槍的百姓而已。訓練新兵,最少也得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再上幾次戰場,那才算是合格的戰兵。

公子說過,拚刺刀,最能體現士兵的勇氣和意誌,城頭數日的惡戰,也是淋漓盡致體現了這一點。

每一次短兵相接,那些個腸破肚流、鮮血迸濺、血肉模糊,鄉兵硬生生扛住了韃子的輪番衝擊,在城頭斬殺了上千清軍不說,也讓清軍的圍城無功而返。

“不要忘了,韃子還在禍害你們的父老鄉親,練好了本領,才能好好殺敵!”

王國平大聲呐喊,眼光轉向遠處,訓練場上,張元平正在帶著新兵們跑步,滿頭的汗水。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刺骨的寒風下,一隊隊新兵身著棉服,大聲喊著號子,臉蛋通紅,嘴裏呼吸著白氣,在訓練場上繞圈跑步。

張元平一邊跑,一邊目光掃向訓練場上密密麻麻的新兵,心裏不由得一蕩。

濟南府團練總兵!

王泰曾經有過的職位,這一次又輪到了自己。

王泰花了一年時間,不過訓練了五六千鄉兵。借助清軍攻城,他一次就是一萬,終於可以和王泰基本看齊了。

鹹陽四公子,昔日的紈絝子弟,一下子出了兩個團練總兵,在整個大明,也是獨一份了。

有宋學朱和張秉文聯名推薦,還有高起潛在背後使力,團練總兵一職不在話下,或許還有意外的收獲。

有人說,父親是王泰命中的貴人,在他看來,王泰才是他父子命中真正的福星。

聽說孫傳庭率領剿援大軍已經趕來山東,恐怕過不了多久,他和王泰,就要不得不各自分開了。

“張虎,你帶著好好練一下!”

王國平大汗淋漓,轉過頭看到遠處觀看的宋學朱和張秉文等人,趕緊賠上笑臉。

“宋大人,張大人,各位上官,你們也來了。”

眾人都是點了點頭,算是回應。張元平看到上官來到,也趕緊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