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失意人(1 / 3)

崇禎十二年,四月之末,潼關渡口,清晨時分。

天空湛藍,清風徐徐,楊柳飄飄,小鳥在天空自由地飛舞,河麵上船來舟往,熱鬧非凡。

表麵風和日麗,風景絕佳,若是仔細查看,岸邊荒蕪的大片良田,良田裏不時可見的一具具屍體和骸骨,齊腰深的草從中,成群遊蕩的野狗出沒於斷壁殘垣,百裏難見人煙。

一艘客船靠岸,旅人們紛紛登上野草叢中的渡口,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流民占了絕大數,旅人當中,一個五旬左右的清瘦老者,十分引人注目。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不到我孫傳庭,竟然落到了這等境地!”

君王的指責之語還在耳邊作響,令孫傳庭的臉色又是黯然了幾分。

“……擁天下之兵,坐觀虜騎從容出關,向日治兵有方,顯然欺世盜名。今令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抗旨不尊,矯飾偽行,若非秦兵赴救濟南有功,已有牢獄……”

孫傳庭心頭黯然,淚水盈眶,一個不慎,腳步踩空,差點摔倒在地。

“大人,你小心點!”

看老者神情有些恍惚,腳步不穩,身邊的常隨趕緊扶住了他。

“老夫沒事!”

孫傳庭定定神,倔強地推開了常隨的手,打量起了周圍。

“走,咱們去那歇歇。”

距離渡口不遠的大樹下,茶棚依樹而建,簡陋的桌椅,卻架不住滾滾的熱茶和肉餅的香味。流民拖家攜口,席地而坐,討口粗茶,最多來個饅頭,而能在椅子板凳上坐的,吃著肉餅麵條,喝著清茶,細嚼慢咽的,大多都是衣衫華貴之人。

孫傳庭麵色白皙,舉手投足,落落大方,眉宇間顧盼自如,三縷清須,不怒自威,一看就不是尋常之人,兩個粗布打扮的下人趕緊起身讓座。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可憐我孫白穀,竟然……”

再一次悲上心頭,孫傳庭微微搖了搖頭。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不是楊嗣昌這奸賊從中作梗,天子何以會遷怒大人,大人又何以有今日之憂?”

常隨看孫傳庭神情淒然,生怕他想不開,趕緊在一旁勸慰。

“老夫堂堂一省巡撫,如今卻要去當一縣知縣,這叫老夫情何以堪啊?”

孫傳庭臉色蒼白,心頭的苦悶難以抑製。

堂堂封疆大吏,卻被連貶數級,而且還是陝西之地,叫他如何麵對昔日同僚?

若是他再拒不赴任,天子盛怒之下,他恐怕真的要鋃鐺入獄了。

說起來有些諷刺,紫陽縣屢經戰火摧殘,知縣久缺,縣中政務廢弛,而朝廷任命的知縣李瑤,卻以年老力衰,百病纏身為由,拒不赴任。

他上疏彈劾李瑤,朝廷將李瑤鋃鐺下獄。而他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孫傳庭,竟然被貶為了紫陽縣的知縣!

他難道真的要拒絕赴任,步李瑤後塵,鋃鐺入獄嗎?

天子之舉,難道不是故意給他難堪嗎?

回想起四年前,天子在殿內與自己相逢恨晚,促膝長談,殷殷叮囑,往日情景,猶如就發生在昨日,孫傳庭不覺恍然若失。

“大人,黃道周國家重臣,不也因怪罪於君王,而被連貶六級,調任江西按察司照磨。宦海浮沉,這都是權宜之計,大人總有出頭的一日。還是看開些吧。”

常隨看了看周圍,低聲說道:

“大人離開京師,不見得是壞事。朝堂暗流湧動,關外韃子肆虐,大人離開了京師,反而遠離了是非之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常隨的話,讓孫傳庭臉色立時間變的鐵青,跟著怒容滿麵,狠狠一掌拍在了桌上,茶水震出,杯盞搖晃。